第二十四章 望京-《開海》
第(2/3)頁
“不知都堂所言,今年本欲因疾去官,卻為何還在朝中?”
“打仗。”吳惟忠看向陳沐的眼神里帶著笑意,他很樂意解答這個問題:“二月土默特部俺答一反常態,在春季進犯大同、宣府、山西,越長城而過,被譚軍門修筑軍都山二道長城擋住,這才剛退軍一個月。”
陳沐有些吃驚地望向道旁勞作后歇息的農人,一望無際的麥田無絲毫受襲之意,聽到后面才明白,原來是被擋住了。
“北軍不乏善守者,然少有折沖善戰之將,這時將軍率兵押炮北來,正是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吳惟忠說著訕笑道:“這是兵部的意思,譚軍門則是另一個意思。”
“秣馬厲兵,決定勝負于呼吸之間的方法適宜于南方;堅壁清野,鉗制侵略之敵的方法適宜于北方。”
譚綸的話是有大見地的。
北京正北方向,百里開外的密云一帶,就是戚繼光新修之金山嶺、古北口,而長城,在這個時代就是明朝的北方國界。
與國力強盛之時,都城守國門自是精進之舉,而一旦國力衰微,再遇上沖動的指揮官,依照譚綸口中南兵戰法,決戰于瞬息之間,就一次都輸不起。
“具體軍勢,吳某人微言輕,也不甚知曉,帶日后自有高官向將軍明示。總之,正直用兵之際,將軍一時半會恐怕不得回還廣東了。”
陳沐沉默很久才嘆了口氣道:“陳某是來考武科的。”
其實他心里是松了口氣的。
幸虧沒在來時藏拙,想著如果有機會讓朝廷諸公看到自己操練兵馬的成果,也有些許虛榮心作祟的緣故,這才抽調半數香山精銳北上,實在是帶千人老弱病殘太掉價。
卻沒想到無心插柳,反幫了自己一把。
沒有那五百香山旗軍,吳桂芳恐怕也不會把他留下。
“誒……沒事。”
陳沐心里有些猜測,他猜想吳桂芳過來可能就是有心要看看他帶來的兵,不過這種事是沒必要同別人說起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