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節制-《開海》
第(2/3)頁
陳沐眨眨眼,戚繼光的意思是,火力溢出了。
“這樣的話要四門,三門佛朗機,一門是不是五斤炮無所謂,虎蹲也行。戚帥,因為您還有這個。”盡管新造南洋炮被戚繼光視為不合城戰之用,但陳沐并不氣餒,從炮車上摸索片刻取出個大圓筒,接著自言自語道:“錯了,這是十斤的,等等啊,有了!”
一只比先前小兩圈的圓筒,最上面被粗布擋住的小木筒,被陳沐拿在手上掂量兩下,對戚繼光笑道:“戚帥,這個是五斤炮用的,內裝鐵丸三十顆,再輔以這顆大鐵彈。”
陳沐左手散彈筒,右手大鐵彈,先示出右手再示出左手道:“既可遠攻,亦能近防。”
戚繼光臉上揚起笑意,他知道為什么三個曾經對他提起陳沐的人都認為他應該見一見這個來自廣東的年輕將官,因為正合適。
戚繼光是事無巨細,明代發展到這個時候,沒有太多能稱得上是科學的,一曰政、二曰醫、三曰軍。
政治自不必說,千百年來都在研究政治,這個早就在中國成為學科,并加以具體研究;醫學則在元朝后突飛猛進,自元朝分十三科,明代又合為十一科具體研究,直至李時珍進一步確定藥方用途達成規范;最后的軍事,則在戚繼光的著作里。
后世有句話叫:外行談戰略,內行講后勤。
戚繼光把他的兵細化到如何吃飯、如何唱歌、如何買菜,就連夏天怎么帶戰馬乘涼、冬天怎么帶戰馬取暖的嚴格制定章程,他根本不必談如何打仗。
在戚繼光看來,陳沐對軍事顯然太粗了,這種粗并不壞,就像南方名將劉顯也很粗,決勝朝夕之間精悍馳騁,只要劉顯策馬揚刀在陣前兜轉一圈,部下就能為他出死力,這是每個人的特點。
而陳沐則體現在他所的關注點上,他關注炮有多粗、甲有多厚,在戚繼光看來,這就是朝廷最優秀的游擊將軍了。
但朝廷不可能授予他游擊將軍的官職,除非他犯錯,否則不會官位越授越低的。
戚繼光看著手捧兩種炮彈的陳沐笑了,抬手拍拍炮管問道:“陳將軍,你的炮從南洋衛運送過來,路耗多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