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四畏-《開海》
第(1/3)頁
沒有意外,兵馬移鎮(zhèn)昌平的次日,兵部來人分別授予鄧子龍、呼良朋,居庸關(guān)參將與游擊將軍的官職,除此之外因鄧子龍曾在廣東建功,依照其千戶官職給予正五品武德將軍的散階。
陳沐則在當(dāng)日拜見上官,昌鎮(zhèn)總兵官楊四畏,這位手上攥著六千車營、六千馬營,駐扎昌平南大營。
“什么都不比說,長官讓你來昌鎮(zhèn)練兵,楊某一定跟你聯(lián)手共事,但你要先讓楊某看看你的本事。”
“要是隨隨便便從南邊來個草包就想練昌鎮(zhèn)兵,就是楊某答應(yīng),三衛(wèi)指揮使也不會答應(yīng)。”
楊四畏年歲比白元潔稍長,遼東遼陽世代將門出身,是北疆戰(zhàn)功赫赫的名將,早年以三催北虜強軍而得名,后來在遼東同李成梁一同打過幾次北虜,皆大獲全勝,隆慶二年調(diào)到昌鎮(zhèn),跟戚繼光共同防備漫長邊境。
陳沐沒什么可說的,五百旗軍結(jié)陣于昌平州西小營。
楊四畏本想在將臺上走馬觀花地看看也就算了,哪兒知道看見陳沐的旗軍就定住身形,問道:“這是你的旗軍?”
他眼前這是一幫什么人?
區(qū)區(qū)五百人,一個馬軍沒有,陣前九十匹騾馬拉三十架排車與三十門楊四畏沒看明白的火炮,包括炮兵在內(nèi)五百名旗軍穿得鼓鼓囊囊,紫花布襖里肯定是著有甲胄,如果說巨量火炮還不夠震懾人心,那就是他們手上的兵器。
矛,入眼望去方陣?yán)锶敲岁噭蓍T臉架起一排長牌,內(nèi)里至少二百桿丈五長矛與二百桿八尺短矛,讓整個軍陣看起來就像一只大刺猬,除此之外根本瞧不見什么鏜把、長刀之類的長柄兵器。
楊四畏看了一眼陳沐,瞇起眼睛再度望向軍陣,接著走下臺去。
隊形太緊湊,楊四畏看不清這些旗軍身后背的是什么,走近看去,每名旗軍身后都背著帳布、氈毯以及小皮包,這些東西完全是一模一樣的統(tǒng)一制式,跟陳沐親兵背的一樣,上面掛著水壺等用具。
楊四畏開始還以為只有陳沐身邊跟著那幾個家丁有,現(xiàn)在沒想到全軍都有。
最多的是鳥銃,陳沐的銃短,不像戚家軍或者楊四畏在任何地方見到的五尺銃,這些旗軍的銃只有四尺長,用帆布帶掛在右肩,五百旗軍里至少三百桿銃,銃手有的僅配腰刀,剩下的則除了腰刀還有一桿八尺短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