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戰利-《開海》
第(2/3)頁
陳沐心滿意足啦!
功勛到手,哪怕賞錢折半,還能落兩三萬兩銀子,這么一番賞格下去,后面別管是延慶三衛的后續工作開展還是說手下這支營兵,都能歸心。
最關鍵的是,北虜退兵、他們大部分人都還活著。
分功受賞時最殘忍的事,就是有些為這份功勛奮力拼殺過的人再也看不見了。
其實陳將軍在兵部吏員眼里不算老大難,就算開口扯皮也不影響關系,陳沐和戚繼光一樣,喜好用炮,一弄就把敵人腦袋打壞了,打壞了自然沒有首級功,無非是大勝,兵部吏員也喜歡大勝。
朝廷兵部吏員看來啊,東三邊真正的老大難是李成梁和馬芳,那二位爺慣用步騎與北虜互懟,殺多少人就有多少腦袋,每次記功扯皮都難得很。
哪兒像陳爺這么體惜吏情,上來自己先把腦袋都轟碎。
陳沐、吳兌、陳矩三人在戰報上配合非常默契,陳將軍身先士卒決勝戰機自不必說,吳兵備運籌帷幄調集輜重寫得明明白白,陳右肩發炮截斷敵軍退路,三者合一促成此次拒馬河大捷,殺敵無算,迫使敵軍退走。
當然戰報上陳矩還添了一句解釋,說是陳副總兵手上沒有馬隊,所以無法在敵軍潰敗后繼續擴大戰果——對陳沐來說,這就純屬戴高帽子了,就算有馬隊,他也不敢追。
沒有拒馬河沿線的地利,野戰中他的旗軍就算再精銳也要被草原騎兵游曳著累死。
他的旗軍又發了筆橫財,千余敵軍的兵器、鎧甲、馬匹以及隨身攜帶的器物,都是他的了。小到幾塊金具裝飾、大到數以百計的直刀、彎刀、骨朵、土銃,數百具皮甲、棉甲、鎖甲,當然最多的也是最好的就是那些硬弓與其部眾掠奪太原隨身攜帶的財物。
還有馬,接近四百匹活著的戰馬,雖然很難找到沒有受傷的馬匹,但其中仍有上百健馬依然能夠奔馳,其余傷馬從江月林部下找到擅相馬者,也得到令陳沐舒心的答案,大部分過幾個月都能治好。
至少能補齊他從王忠國那得到馬隊死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