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六十四章 不忘-《開海》


    第(1/3)頁

    譚綸的字很好。

    看起來令人賞心悅目。

    字寫的東西不太好,里里外外表露出一種八股初學者極力想要做好但寫出狗屁不通的文字。

    但有些地方修辭也是極好的,在文華殿作為明經筵侍讀的兵部尚書譚綸見到皇帝詫異的眼神,無可奈何地點頭道:“是臣稍作修飾,但仍有修無可修之處。”

    好在隆慶皇帝對這篇文章的期待并不,他并不期待。

    給火炮以彈重定名,頭腦匱乏到這種程度的將軍,隆慶皇帝對其文章華美一丁點兒的期待都沒有!

    太務實了。

    但從另一個角度上來看,隆慶皇帝又覺得這篇文章做的還不錯,“他的想法,與父皇不謀而合。”

    因為陳沐海政的出發點,在于銀錢,當然不止銀錢,對陳沐來說銀錢只是取得資源的籌碼,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這種極其重視財政的理念像極了嘉靖。

    嘉靖皇帝二十年不上朝,但大明朝最根本的財權始終在皇帝手上,那就是大明的根兒。

    隆慶皇帝顯然沒有這個能力,他缺少嘉靖那種聰明至極的控制力,所以他會省錢。

    喜歡吃果子餡餅,御膳監做個餡餅要五十兩,好,朕不吃了;喜歡吃驢腸,做驢腸需要殺一頭驢,再加上皇宮內貪污之下各項物價飛快上漲,好,朕也不吃了。

    他就這樣給明朝一年剩下幾萬兩,夠一場局部小仗的獎賞撫恤。

    但他不會像嘉靖皇帝那樣開源,一味節流自己沒過好,而隆慶朝其實比嘉靖朝還缺錢。

    這種情況下,陳沐的《近海衛所七事疏》就很有意思了,通篇其實沒太多提到錢的地,但處處又要用錢,開源節流一個不少,不但符合過去嘉靖皇帝的看法,在隆慶皇帝看來也很受用。

    七事之下,處處用錢,但沒任何一句話提到向朝廷要錢,反而將開軍器局、挖礦種藥、織布制綢這些籌集軍費的方法說個清楚,深得皇帝之心。

    什么是好大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