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新銳-《開海》
第(2/3)頁
所以他忙著給張翰寫信呢,老爺子已經答應為他提供便利,內閣也專程去信,對宣府所需人力給予支持,南京工部將會為他大開方便之門,有什么需要,開口提出來就好。
“川蜀一帶工匠擅挖掘鉆井、景德鎮窯匠會做這世上最好的窯爐、還有遵化鐵廠會造高爐的鐵匠、江南制作最好織機的木匠、琉璃廠會做腳踏磨床的琢玉匠,我需要他們。”
陳沐撇眼看著窗外,頓了頓合上書信,另附一封,在上面寫著發往南洋衛,“還有關尊班,從南洋帶幾個小伙子過來。”
宣府城外已經有一片大工地,因為冬季已至被迫停工,過些日子就該下雪了,塞北寒風耽誤著工期,才剛被召集至此的工匠們又回到他們的衛所,待到來年開春再行好事。
工地選址依然是河流,好在從塞外流經宣府再至京師依然有一條大河,永定河支流的洋河,河面寬七八十丈,水流量極大,狹長地帶足夠為接下來陳沐的算盤提供動力。
南洋衛的蒸汽機早就提上日程,蒸汽機不是難度,實用的蒸汽機才是難度所在,想辦法讓它動起來,動起來之后其他的問題自然會慢慢解決,沒必要造得那么好,陳沐也沒打算用這玩意兒開汽車。
有橡膠更好,沒橡膠也不影響,瓦特的蒸汽機就沒這東西,照樣沒耽誤開工廠。
但那時后話了,至少在陳沐的想法中,宣府軍器局一時半會依然要依賴水力、畜力,什么力都好,生產力進步一點是一點,這次陳沐拿到足夠讓他一展身手的資源了。
用這些天下各地最好的能工巧匠,從南方調來最好的鋼鐵材料,把用于切、削、鉆的車床體系在宣府好好升級一下,接下來的事情就能輕松很多。
宣府的兵事、軍器局的事務都沒停,陳沐本部人馬的操練也沒停,實際上他可能是最近幾任宣府總兵中本部人馬最少的了,僅有家兵千余、營兵千余,合算兩千四百。
這還是他向兵部打報告,準南洋衛超編五百,并過去濠鏡三百戶再新募二百戶,將這五百屬于香山千戶所的旗軍暫劃本部的情況下。
不過屬下兵力就很多了,四萬多衛軍、三萬余募兵,董一奎、董一元的任務就是將三萬余募兵精簡至兩萬四千,各自掌管一萬兩千,分六千馬步軍與六千車營,并不按陳沐對衛軍的想法,僅讓他們用過去九邊常用的戰術去操演編練,作為宣府常備的活動兵力。
“把這封書信送到總督那,不得延誤。”
陳沐打算寄給王崇古的書信,是要求將清減后的營兵軍械輸送宣府,他要再募四千二百新兵,補鄧子龍、呼良朋的兵力,親自操練一直人馬,讓宣府在營兵數量上依然保持三萬之數。
在他、董氏兄弟、鄧呼二將的一同籌謀下,以宣府、萬全防線來看,至少需要實際五萬五千兵力才只是個基準線,至少需六萬兵力才能把沿線防務做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