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不缺-《開海》
第(2/3)頁
馮保侍候在皇帝身側(cè),見陳沐把煤填進去,湊近了看著問道:“陳將軍,你說這蜂窩煤,多久能燒起來?”
陳沐笑笑,抬手指著道:“督主請看,燒起來了。”
“喲,爺爺,陳將軍這爐子有門道兒,燒的真快!”
馮保這句爺爺叫得順溜,陳沐鉗煤球的手差點沒捏住,臉上還不能有什么異樣,趕緊笑著高帽砸過去,道:“督主是文武雙全之人,以前的火藥是成片的面,燒起來是平著過去,后來都是顆粒了,同時燒的面就大,所以起火均勻,咱想讓它快就快,想讓它慢就慢。”
“這煤球也是一樣,以前都是煤塊,也是平著燒,燒得慢不說,還不均勻,有時候快、有時候慢,添火這事沒準什么時候,有些燒完有些還沒燒,就有很大的浪費,何況燒不充分還有炭毒。”
“將軍是說。”馮保探手問道:“這個沒炭毒?”
炭毒就是燃燒不充分生成的一氧化碳。
“這個也有,只是稍少些罷了,依然不能在室內(nèi)點,如果要在室內(nèi)用,必須通風好。”陳沐抬手笑得輕松,對馮保道:“燒飯燒水,在室外就行。如果室內(nèi)取暖,咱給它接個鐵皮煙囪,把煙導到外面,也可以做點鐵管灌水,想辦法讓水一直流動,大殿就暖和了。”
陳沐覺得這可以是一套,如果南洋或者在宣府蒸汽機有了雛形,這一套東西可以聯(lián)動起來,節(jié)省資源。
蒸汽機的發(fā)明最初是為了挖煤采礦,抽走地下水。中國的煤礦分布很廣,明人挖取煤礦從不挖的得很深,因為他們知道挖差不多后就把坑道蓋上,二三十年后又會產(chǎn)生新的,取之不絕用之不盡。
隆慶皇帝看來看去,也沒看出什么門道,對陳沐問道:“陳將軍,你說想讓萬全都司旗軍靠做這個,補貼日用,能行么?煤塊做工精巧,皆為九孔方方正正,單做出來就比尋常煤餅費時,賤了旗軍入不敷出,貴了百姓又用不起。”
“陛下多慮了,這煤球好就好在燒得充分,興許一顆煤球賣的比同大煤餅貴上些許,但其燒的時間卻要比煤餅長,起火也要比煤餅快,總算下來百姓用煤球是要比煤餅省錢的,而且不耽誤旗軍操練,軍余就能做。不過臣還尚有一事?lián)鷳n,有求于陛下。”
衛(wèi)軍做買賣在一百多年前是不敢想象的事,但如今已經(jīng)成為世人皆知的事,尤其在皇帝與內(nèi)官面前,這并非什么秘密,沒人以此來責難他,只是當他說起有求于皇帝時,隆慶和馮保對視了一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