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起航-《開海》
第(3/3)頁
燧發銃換火繩銃換的是個慢,兩三年過去,單單廣東旗軍營兵還有多半用著火繩鳥銃,但這確實不是一蹴而就能辦妥的事。
他任南洋衛指揮,衛里全是火繩銃,那已經是廣東火器最好的衛所了,其他地方甚至還有大量舊式火銃。如今南洋、清遠、廣州幾個衛大多都是燧發銃,但其余衛所才剛把火繩鳥銃換上。
讓旗軍用火繩換火銃,動力足得很,畢竟射程威力的提升是一目了然的。
但讓諸衛指揮使用燧發換火繩,這就比較難了,射程與威力沒有直接提升,單單射速快那么一點,還有少量鳥銃偶爾射擊時不發火的風險,他們并不是那么樂意。
除非下死命令,不然列裝燧發銃的進度非常慢。
只有真正用燧發銃與敵軍臨陣作戰過的將領,才希望用燧發銃……大明用鳥銃的戰法,不外乎林滿爵那樣,要么用散兵偷襲放一銃就走;要么列陣輪射,硬頂著去放銃。
燧發銃最大的好處其實不在那一點射速,而在于能讓臨陣容易出錯的軍士省去一次又一次因手抖接不上火繩的風險。
哪怕沒發火又如何,板上龍頭桿再來一次就好了。
徐渭這么一說,陳沐也想開了,干脆放手讓林鳳去折騰,他讓趙士楨潤色擬信,道:“告林首領,陳某將予其一應糧草、鳥銃支援,但這不是大明的戰事,是當地混戰,林首領不過應邀援助,當分其諸國,為其后盾。”
“一應援助,除予林首領一千桿鳥銃及三千軍士六月所需糧草外,其余皆需爪哇各國以平價采買,平價即同蘇祿、婆羅洲相同價格。”
趙士楨記著要點,聽到陳沐這個平價時抬頭看了一眼,他是清楚陳沐的‘平價’的,以物易物,買一桿銃能讓南洋軍器局算上工錢造三桿還多。
“此外,隨戰事進度,探明島上金銀銅鐵珍珠香料物產,也查明當地所需如棉布絲綢等物,商船即將起航。”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