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一騎-《開海》
第(2/3)頁
景隆征兵的原始目的,是要幫在東邊作戰(zhàn)的吉川元春準備兵力,以備夏季作戰(zhàn)構(gòu)筑起第二道防線,后來發(fā)兵則是為援助出云國的富田月山城。
此時此刻,在石見國與明軍狹路相逢,意味著富田月山城早已陷落,但到底還是趕上了明軍主力。
斥候警報,誰都不敢輕松,兩個千戶部由王如龍率領互為犄角在無險可依的原野中結(jié)陣,炮隊及千戶部兵力在陳八智率領下押后,城也不攻了,互相虎視眈眈地僵持著。
“城里有多少兵馬不知道,城東北有兩三千步騎布陣,西南山野亦有三千之上的敵軍,不能速勝就是苦戰(zhàn)。”
李如柏讓倭寇帶來的木柵派上用場,很快野地平原上立起兩座高高的小望樓,高地被敵軍兩處掌握,他在平原相對低地,與敵軍中間還隔著兩處小水洼與荒蕪的田地,遠處茂密的樹木與遍地苔蘚讓人入眼一片綠色,除了田野哪里都不適合用兵。
“灑斥候向后十里,炮隊后撤。”
陳八智自瞭望臺上下來,對傳令兵道:“讓王將軍率軍后撤至此地,旗軍挖掘工事修造木柵,敵軍人多勢眾,這場仗我們守。”
興致勃勃的李如柏也被召還,還沒到他的騎兵部大顯威風的時候,極短的時間里,陳八智做好守備的打算,對李如松問道:“你的騎兵最遠能奔襲多遠?”
陳氏旗軍能應對任何情況,但唯一的短板就是從頭到尾由上至下,對騎兵全無了解。
他們沒有騎兵,也沒用騎兵打過仗,就連會騎馬的都沒多少,陳八智根本沒有了解騎兵的渠道。
“若在遼地,一日奔襲八十里不算什么,但在這。”李如柏不知陳八智想做什么,斟酌地道:“四百騎一日四十里吧,不用倭寇,再帶四百步兵行軍三十里還能打。”
山地難行官道又窄,李如柏不敢胯下海口,就見陳八智蹲在鋪開背包地圖,點頭道:“三十里足夠了,在日本集結(jié)六七千兵馬可不容易,毛利有許多年沒打過大仗,這次應該有糧道。”
陳八智提起糧道,李如柏就明白了。
斷人糧道,是中原作戰(zhàn)的慣用伎倆,李如柏點頭道:“斷糧道交給在下,不過敵軍守著山吹城,是否有糧道還要兩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