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四十章 人禍-《開海》


    第(1/3)頁

    單單天災不算什么,天災也比不過人之智。

    單單人禍也不可怕,愚人之智也不比明智之人。

    天災人禍趕在一起才可怕。

    這次天災人禍,可以追溯至嘉靖皇帝在位期間。

    為施行新法,兩京一十三省都在重新清丈土地,北方新法正在施行,從前各式賦役種類繁多,張居正施行一條鞭法的初衷并非是讓百姓少賦役,而是在不給百姓增添新賦役的情況下,讓官府收到更多賦稅。

    過去是種麥的收麥、織布的收布、采礦的收礦、捕魚的收小魚干兒,征收時間不同,太過繁瑣不說,關鍵是各類名目有各類胥吏征收,各種人在其中上下其手,導致無效稅收過多。

    就像清丈土地是為把別人藏起來避稅的土地找出來一樣,大部分稅種以銀定稅。

    程序少了,被人貪墨的機會也少了,以減少無效稅收的方式來增加財政收入。

    但問題出在一條鞭法是南稅,有濃烈的地方局限,局限在銀。

    南方百姓用銀的多,因為銀多,海商、銀礦、海外輸入,大量銀集散在江南、閩廣一帶,由沿海向中原輻射,但不包括宣大。

    陜西宣大的百姓還是用銅錢的多。

    稅收方式一改,這邊銀價就高的,一高在銅錢換白銀;二高在過去交稅的實物換白銀。

    過去交稅時間緊挨著大收,那會百姓手上糧食最多,這個時間收稅是體恤百姓;如今稅法改了,還在這個時間收稅,大收時百姓手里都沒銀子,就要用糧換銀,人人都換,糧價最低,要用更多的糧來交一樣的稅。

    所以稅就重了。

    不受災還好,一受災,誰都吃不住。

    嘉靖皇帝之前,朝廷太倉有銀有糧,每逢遭災立刻能賑。

    等到隆慶皇帝接手帝國時,別說太倉沒銀,九邊軍餉都發不出,還指望拿什么賑災?那些年都是漕銀漕糧賑災。

    太倉一直沒存下錢糧,抗風險能力就弱了。

    而且這事還怪陳沐,如果沒有陳沐,流入朝廷的白銀會少許多,白銀成為稅務流通貨幣也會晚一些。但因為他,直接或間接流入大明的白銀量劇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