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騰沖-《開海》
第(1/3)頁
萬歷元年的最后一天,本該在四川辭舊迎新的大都督劉顯率川兵五千余移防云南,駐永昌騰沖衛(wèi)。
騰沖并非云南最邊沿,但隴川、干崖二宣撫司皆在先前與緬兵作戰(zhàn)中丟失,南甸也不能獨存,干崖土司刀怕文、南甸土司刀樂臨,皆退入永昌。
騰沖衛(wèi),以此成為大明西南邊陲事實門戶。
“這場仗不是我要打,即使此次不打,短三年五載,長八年十年,總歸要與緬甸一戰(zhàn)的,否則云南之地危矣。”
劉顯這輩子不容易,雖然他是個南昌人,天生力大,青年時以傭工為生,趕上災(zāi)年吃得多險些餓死,有了輕生念頭,到祠堂里上吊兩次都沒死成,覺得是神明保佑,哭著拜別神像,混跡于纖夫之中。
后來輾轉(zhuǎn)到四川,豈活于寺廟中給人幫工,偷吃佛像貢品以求生,靠天生力大把貢品偷偷藏在大鐘底下,有時教小孩識字,這樣的日子一直過了很久,冒籍考了四川的武生。
直到遇到戰(zhàn)事巡撫募兵,別人慫恿他去投軍,初戰(zhàn)揮舞兩把鍘刀,手格五六十人,小卒直升副千戶,此后僅七年,就已經(jīng)是統(tǒng)制大江南北的狼山總兵官。
須發(fā)皆白但身形仍舊魁梧的劉顯放下筆記,抬頭看著屋頂斗拱,長嘆道:“六十啦!”
過了今夜,劉顯就六十了。
“你老子想告老,朝廷不讓,陳帥還是有本事啊,這些東西他能弄到,精明。”劉顯拍拍桌案上陳沐讓劉綎帶回關(guān)于緬甸的情報,抬頭皺眉仔仔細細看著侍立一旁的兒子,嗤笑一聲,道:“絨毛猢猻!等你老子不在了,多跟陳帥學(xué)。”
戚繼光、俞大猷、譚綸是典型中華武將,他們歸納前人智慧,都屬于孫武子在這個時代的傳承者。劉顯則是……則是張益德的繼承者,就是能打,所以馳騁天下破軍殺將無能擋者。
至于陳沐,那是個非典型武將,對旁人來說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劉顯這么大歲數(shù),打那么多的仗,從沒見過還未打仗,隔數(shù)千里之遙,就已經(jīng)把緬甸從歷史到疆域、從人口到軍備統(tǒng)統(tǒng)摸清楚的。
“這個人賊啊!”劉顯拍拍桌案上的輿圖,道:“看看這地圖,比云南地方官府對自己治下三宣六慰還要了解。”
這不是陳沐的功勞,這些地圖都是澳門主教送來的,葡萄牙的雇傭軍在中南半島橫行,既在莽應(yīng)龍麾下、也在暹羅國受雇。
他們有多重身份,既是天主的信徒,也是王國的探險家,是受雇的傭兵團,也是懷揣密信的刺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