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北朝-《開海》
第(1/3)頁
清化府城外,北朝莫氏大營。
“吳軍來襲?”
帥帳內,燭火昏昏,北朝謙王莫敬典身著戎甲跪坐案后,帳中帷幕桌案布置簡潔卻不失講究,處處擦拭一塵不染。
擺在北朝實權大帥桌案上的,除了各路大軍傳來戰報外,唯有兩冊兵法,是二百余年前朝名將陳國峻所著《萬劫宗秘傳書》,以孫子兵法為基,總結古代戰爭成敗得失,合些許道家秘術編撰,為莫敬典最為鐘愛。
翻開的書冊上處處勾畫注釋,合莫敬典數次南伐經驗,甚至超脫原本書籍的智慧。
莫敬典將筆擱下,遠處隱隱傳來古滕縣炮聲轟隆的余音,他眉頭微皺,并不言語,帥帳中幾名趕來的部將亦不敢做聲,僅有其親信向傳令兵示意命其退往帳外等待。
他口中的吳軍,就是明軍。
旬月之間,林滿爵率部穿梭在清化左近山林野地四處出擊,未得戰果也引起莫敬典的注意,但他那時候不能確定來者是誰;而后鄧子龍部在沿岸幾次不得其法的襲擊,更讓莫敬典確信這是除南朝外第二個敵人加入戰役。
但只有這次,來自古滕縣的戰事讓他確認,這的確是明軍,而是是大舉而來。
年過五旬的北朝謙王換了稍稍舒適的坐姿,右手覆住左拳,拳心緊攥,繃緊了面頰,他在思慮一個問題,明軍為何會在此時進犯,南朝有何德何能邀明軍助戰?
“兄長病逝至今,有二十九年了。”
帳中諸將不知莫敬典為何在此時提起先皇帝憲宗,此時正值危難之際,但莫敬典在北朝威望無匹,沒人敢打斷他說話,有部將頷首道:“大王說的是,憲宗皇帝駕崩已有二十九年了。”
“老夫記得很清楚,那年南朝鄭檢初掌大權,而我北朝太子與弘王爭位,風雨飄搖之際。接連三年,他兩次北伐,我不能擋,而后阮潢出鎮順化,使我北朝無力南攻,而后又十一年,他北伐七次,次次置我于危難之際。”
“北朝丟了順化、失了清化,損兵折將豈止十萬,這是我的罪責卻不敢自刎,因無顏面見九泉之下的兄長。”
“殿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