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神速-《開海》
第(1/3)頁
楊家人做買賣老傳統,半賣半送。
這次例外,千口香山刀、千副鎖環甲,楊應龍全送與孟養土司思古。
因為孟養是與緬甸作戰的前沿陣地,這的戰爭會持續很久,楊應龍不愁沒兵甲生意做,總跟陳沐寫信,姐夫用的都是言簡意賅直白易懂的詞,久而久之楊應龍也懂了市場的意思。
思古有一萬四千名戰士,他的兵甲又很破舊,這是多大的市場?
孟養有地方特色的土特產楊應龍已經替姐夫打聽清楚——良材美木、金銀玉石、滇馬大象。
劃得來。
羅汝芳出舊神護關,向西顛了三十里,看著已經修好的城關與正在修筑的房屋廬舍,心中頗有感慨:播州宣慰使楊應龍,這算擴土開疆了?
“楊宣慰使有所不知,從前神護關駐軍向西,最遠的哨所就在這個位置,扼守山道以備三宣六慰事變,現在關口被你挪到這里,哨所又要放到哪里呢?”
羅汝芳來時,楊應龍正抽檢著麾下石匠打碎的碎石,聽到羅汝芳這么問,小土司抬手向西指去,道:“那邊四個山頭,二十三四里吧,設了烽火臺,這個地不錯,就一里多平直山道,往后都是下坡。”
“那有兩處箭樓,弓弩手扼住向下拋射,最遠能射將近二里地,這邊是炮樓,眼下沒好炮,舊神護關的將軍炮也能使,剛好能打到箭樓。”
楊應龍說起自己的建筑心得,滿臉都是得意,道:“關墻三百七十步,七十步平,左右各一百五十步依山斜建,左墻將軍炮可轟右箭樓;右墻將軍炮可轟左箭樓,三面墻打山道一打一個準。”
神護關?
羅汝芳對楊應龍的軍事建筑哲學并不感興趣,他更感興趣的是這座名為神護關,實則神速關的城關,問道:“老夫看這城關皆為堅石所制,不見山下運石,楊將軍為何修這么快?”
修筑城關歷來都是勞民傷財的事,過去的神護關一直想修,但苦于資財不足,舊神護關在楊應龍過來之前還只是區區壁壘,根本稱不上城關。
楊應龍移防神護關半月,把關墻修了出來,又向西再移防三十里,從無到有修出一座新的神護關,而且關墻比東邊寬出二百步有余。
就算四川播州匠人善筑城的名聲在外,也不至于巧奪天工。
羅汝芳很清楚,這里面有關竅,關竅興許就在南洋軍府從廣東一桶桶輸送來的灰土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