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要塞-《開海》
第(2/3)頁
又是一陣炮彈轟擊在船板上的聲音,伴著噗噗聲,散子大多被舷板擋住,也有驚呼中大個炮彈轟碎大牌直滾落于甲板,碗口炮這種射大彈的火炮在這個距離什么都擋不住,除非打到厚逾一尺的船板。
“左舷炮校正!”
一座座船用炮架在甲板上被炮手吃力地推動,炮上鐵絞盤與陸用野戰炮架相同,可上下調節不可左右移動,方木炮架前有木輪后無輪,要想左右移動則需炮手抬起尾部拖動推移,甚為吃力。
香山新會一帶船廠正在制作的新船甲板正在使用甲板木軌,來預設火炮移動角度,以此來抵消后座與減少挪動難度。
但邵廷達這種老派將軍的座艦顯然不會過早使用那種構造。
情況比石岐想象中要好得多,他立在艉樓咬緊牙關,海戰將領就這點不好,操典上寫得清清楚楚,不論何時,即使船要沉了,船上主將也要以無懼無畏的姿態站著,站到敵艦沉沒或被飛來炮彈砸死。
將領站著,旗官也要站著,旗官站著,才能在旗軍被炮戰交火嚇得慢甲板匍匐亂竄時給予斥責并把他們捉回戰斗位置。
三岔河口一座石寨、海灣地七座炮樓,只有近百門大小火炮。
其中能在這個距離殺傷他部下的火炮少之又少,其實這個火炮數量絕對稱不上少,它比大明北疆長城沿線五十里防線的火炮還要多些,只是對上南洋軍的戰船,火炮不論大小還是數量,都不夠看。
硬挨兩輪炮火洗禮的船隊終于擺好陣形校準炮位,當令旗麾下,將軍座艦左舷十四位鎮朔將軍發出怒吼。
“放!”
立在船首的小旗官揮下佩刀,從前到后火炮轟鳴,在海上爆出大片硝煙,緊跟著二十四艘大小戰艦,舷炮大則鎮朔將軍、小為二斤炮,多則十二門、少則五門齊齊發炮,近二百門火炮先后炸響的巨大聲音蓋過一切,全重七百六十斤炮彈聲如雷霆,呼嘯砸向要塞。
一時間要塞女墻石屑紛飛,肉眼可見要塞旌旗半數被炮彈似秋風掃落葉般折斷,城上軍兵到處亂竄,匆忙間轟出火炮竟少近半。
這座防衛海盜的要塞,炮戰并非他們的對手,僅一輪齊射便被炮火壓制,石岐當即下令船隊分為兩陣,左右交替輪射。
端著望遠鏡的鄧子龍在后方看得清楚,白古要塞的炮火聲勢很足,但能打破石岐船隊,即使是最小二百料鯊船的船板,都要靠瞎貓碰上死耗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