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機關-《開海》
第(2/3)頁
親率旗軍的邵廷達被嚇一跳,黑夜里距離很遠他很難看見硝煙,只見到遠處一片火光,結果連根毛都飛到自己陣前,反倒是緊跟著一片稀稀拉拉的箭雨覆蓋大片區域,讓他高呼士卒在盾手身后躲避羽箭。
還沒到二百步,對面的銃放早了!
“向前!”
箭雨齊射即使對旗軍而言依舊很有威脅,邵廷達踢斷一根扎在身前地上的弩箭,揚刀向前跨步,戰鼓還在響,高舉火把的先頭旗軍折斷甲胄上插著的羽箭繼續向前。
敵軍弓弩手初次齊射并未取得戰果,但莽蟲部旗軍很清楚,再向前就真正進入弓弩最佳射程了。
舉火的旗軍更小心、舉盾的力士也更緊湊。
兵行五十步,又一輪箭雨迎面撲來,這一次不單單正面,左前右前也有箭雨穿過林地射來,陣前大盾擋不住由上墜下的羽箭,箭簇矢鋒與戰甲兜鍪撞出一片叮叮當當,不是被彈開就是直接扎入甲胄。
傷亡依舊有限。
雙方距離更加接近,邵廷達甚至能聽見道間敵軍紛亂的腳步與將官用聽不懂的言語高聲下令。
“敵軍也太多了,俺感覺哪都是,讓后頭把神威機關箭拉上來!”
銃手各個將長銃托于右手搭在右肩,仿佛如今依舊在行軍,沒有四面八方傳來的吼聲。
南洋軍形形色色各有名目的軍令中,對銃兵要求尤其嚴格,在他們的軍法中,只要行軍,不論有沒有鼓點,只有幾個姿勢可以使用,行走托銃或奔走提銃或上銃刺持銃。
其他動作,不被允許。
就因為這個,聽說南洋軍器局新銃有了背帶,可以背負行進可是令這些在外征戰的銃手狠狠開心了一把。
距離依舊沒到旗軍可以放銃的距離,但鼓聲一停,旗軍便頓下腳步,一面面大盾立在前方打開支架,隨后力士盾手向后退去,立在盾后直面敵軍的變成一排排鳥銃手,他們的鳥銃依舊搭在肩上,架在盾上的,是一支支總旗箭與小旗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