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逐北-《開海》
第(2/3)頁
一樣的炮模、一樣的鉆床,最大程度上保證了火炮口徑,從精準上來說,千步之內世上還沒有火炮能超過它們。
何況還有初現端倪的炮兵普及教育,當然,這一點恰恰是明軍炮兵的短板。
陳沐認為他們的炮兵教育還是比較糟糕,正規的炮兵應該從講武堂里出來,但現在學院太少,用軍官去放火炮,太屈才了。
即便如此,短短兩日,白古守軍沒事愛放炮的壞毛病就被明軍用更大的口徑強行教育成功——雖然陳沐也不知道究竟是他們的火炮被打壞了,還是炮兵被打死,亦或是完全被打怕了。
總之城上沒再有火炮響起,即使偶爾明軍向城上轟擊,白古城頭除了慘叫也靜悄悄,甚至到炮轟四日之后,城上守軍似乎對他們的炮擊都麻木了。
根本沒人再出聲。
信佛求來世,這點或許是極大的優勢,他們比旁人更容易認命。
就在陳沐剛剛以為自己的作戰意圖已經達成,卻收到來自白古城北方游擊隊長林滿爵的消息。
在林滿爵分兵扼守要道、散布銃手于密林之間,接連截殺緬軍數日之間十幾次向北方派遣的斥候后,大批白古百姓從北方離開城池,向北逃難流竄,把官道都堵住了,甚至穿越叢林——他堵不住了。
“莽應里這是打算死守城池了,他是個聰明人。”
陳沐這么說著,他的確認為莽應里這招特別狠,他從派斥候被截殺的情況下確定了北方那支明軍精銳的封鎖能力遠超他的想象,又不能放棄他父親的白古都城,只好想出這樣的辦法。
他把百姓都逼向北方,明軍能截殺一隊又一隊斥候,不可能把所有百姓都殺掉,更不可能都留下。
數以十萬計的百姓,明軍如果想把這幫人都留下,先不說他們會付出多大的兵力與多少精力,單單要養活這幫人,三天就能吃完明軍半個月口糧,仗還沒打完,明軍就被吃退兵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能達成莽應里的戰略目的,把明軍圍困白古的消息送到父親莽應龍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