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速報-《開海》
第(2/3)頁
兵部尚書畢竟不是個養老的職位,譚綸自己知道,他的身體已經不足以再履行尚書的職責,幾次奏上手本請求罷免,卻都被萬歷皇帝一言而決地拒絕,并非張居正發話,就是萬歷皇帝自己,不讓他走。
張居正非常清楚譚綸的難,甚至可能由著他歸鄉告老要比現在過得舒服些,但誰都沒有辦法。
待到卯時,文武百官進宮,在金水橋南依官職品級列隊等候,簽好注籍也就是朝會簽到表,陳沐才發現對自己而言最棘手的問題是什么——他的品級。
他的官職相當于武臣轉總督,大明武官品級其實要比文官品級高三級,這也是太祖朝定下厚待武臣的規制,最早朝會時是要將軍先行,然后別的官吏才能依次入宮,不過到后來改為分兩門,文左武右,即使后來重文輕武,品級的事依然維持下來。
內閣大學士站在最前,人家都有三公的加官,正一品是當仁不讓。
后面的事就犯難了。
這次朝會沒有總督,各地總督都是早先在過年前趕到京中述職,現在都走了,朝廷除了三孤,沒有從一品文官。
而三孤,大多是上了歲數的老大爺,比較年輕的也就是譚綸了,這都開了五張,大家都有不必朝貢的優待。
其實陳沐覺得自己站在武臣那邊比較舒服,那邊左都督戚繼光也來參加朝議,他要報京師修三屯營及千余座敵臺已經修好的事,立在最前,同這邊閣臣相較后退一步,他覺得自己站戚繼光旁邊挺合適的。
陳二爺站在金水橋南邊左顧右盼,檢查官員儀表,是否吐痰、咳嗽的御史看他穿著緋袍仙鶴立在當中,又不認識,也都正琢磨要不要過來罵他一頓,陳沐聽見譚綸在那邊叫他。
轉頭看過去,位列最前的張居正轉過頭沒好氣地看著他,攏著袖子握象牙笏指了指自己身后譚綸旁邊的位置。
大佬發話,陳沐沒什么好再猶豫的,快步走過去朝身后老大爺們做了個羅圈揖,這才乖巧地立在緋袍錦雞的六部尚書之前。
宮里已經裝上電燈了,琉璃廠的制造工藝比南洋好得多,金水橋南北建起三道半人高的低矮登臺,似乎是將線藏在地磚下,美中不足便是奶白色的琉璃燈罩不透明,照出的光昏昏暗暗,在陳沐看來,這完全是下了人工血本的——現階段真空手藝還不到位,南洋都還在用類似拔罐的工藝來貼合燈罩,即使工藝最嚴謹的燈芯,也堅持不到一個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