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控制-《開?!?/h1>
第(2/3)頁
禮部尚書馬自強,是現(xiàn)今朝野少有不偏附張居正的持正大員,今天在宮里還聽皇帝提起他,過去萬歷還是皇太子的時候就是太子講官,皇帝挺想他,還想讓他以尚書兼任講官,不過這對張居正來說不能接受,便以尚書事務(wù)繁忙為由推了,如今只做尚書,沒了日講的權(quán)力,僅僅充作經(jīng)筵講官。
開玩笑,日夜教授皇帝的職責(zé)哪兒能假旁人之手,就連陳沐自己寫的教材都要張居正親自翻譯。
陳沐就在馬自強身上看到自己,單就這一點,張居正想來也不會準他在京中久留,要不了多久就會有新的職責(zé)下達讓他去別的地方發(fā)光發(fā)熱,對此他也自得——像他這樣的人,在海外執(zhí)掌大權(quán)要比在國中束手束腳舒服得多。
馬自強還專門給陳沐拱拱手,笑著道謝道:“自開國以來,朝廷朝貢就是一筆被諸國諸侯糊弄的糊涂賬,連塞外、日本的情況都不清楚,多虧將軍重視情報,近年來海外諸國情況清楚,國名皆有定例,戚帥也派人探查漠北,對鄰居的情況多有掌握,于禮部有大用啊!”
這事說來既好笑又可嘆,這世上有些事說起來都很奇怪,歷史的發(fā)展不是絕對,太多事情不是沒有就說明做不到,而是根本不知道事情可以這樣做。
就好像亞墨利加的美洲人騎馬,那有沒有馬暫且不說,即使他們見到馬,也會殺掉吃肉,因為根本不知道動物可以用來騎。
兵部尚書譚綸、刑部尚書王崇古都不必說,工部尚書換了新人名叫郭朝賓,也是不怕張居正,持正的大臣,幾次三番反對張居正信臣開鑿膠萊二河的事,因為他經(jīng)過實地考察,證明現(xiàn)在還沒到開挖運河的時機。
這些人齊聚一堂,對陳沐來說有很大沖擊力,尤其令他好奇究竟為什么事才能讓張居正把他們召集到一起,大晚上不睡覺坐在這,既不聽?wèi)蛞膊怀?,各個言語輕松神態(tài)嚴肅,顯然是要議定大事。
閑聊半晌,才聽張居正清清嗓子,對眾人說道:“數(shù)年以來,費銀千萬,朝廷終將長城防線修繕加固,戚帥言北疆之失,在北平行都司南遷,使兀良哈三衛(wèi)增權(quán),以至薊鎮(zhèn)失去側(cè)翼,直面北虜。”
“今日請諸位前來,首要大事,便是議一議,有沒有方法,能讓朝廷再設(shè)北平行都司?!?
眾人有附和的,如老爺子張翰,唯閣老馬首是瞻,但沒提出任何實質(zhì)意義的答案;也有反對的,如王崇古,他是對付塞外北虜?shù)男屑?,對此很不看好,認為現(xiàn)狀已經(jīng)實屬不易,北方都已俯首稱臣,再行攻伐就是多疑。
戚繼光則解釋道:“長城防線是要務(wù),在下也并非激進欲攻伐蒙古,敵騎我車,本就重守輕攻,機動不足;何況出塞難尋主力,稍有不測糧道斷絕出征將士便有死無生,不過諸位俱為朝廷重臣,議事也無非未雨綢繆罷了?!?
歷朝歷代都在修繕長城,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當(dāng)然也有一個朝代不修繕,那是就唐朝,因為比游牧民還兇的唐軍認為他們不需要長城,要長城做什么?
在那個時代,長城是用于延緩唐軍進擊速度,保護塞外敵人的。
陳沐則是一個頭兩個大,議這種事,張居正把自己找來做什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