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聯軍-《開海》
第(1/3)頁
船不少!”
帶有艉樓的老式單火炮甲板鯊船上,隆俊雄身穿南洋胸甲,頭戴笠盔,扮相似明軍總旗,實際上他已受封山陽道御海總兵官,掌控沿海兵馬。
此時他立于艉樓,正端著黃銅望遠鏡向遠處海岸嚴陣以待的織田水軍瞭望著。
他的座駕在南洋是一艘老船,但就下水年份來說,遠稱不上老舊,厚實的船板用料能阻擋鉛子羽箭,初次注重火炮搭載的船型也能讓其承擔船舷八門火炮展開齊射,雖然遠不及所謂的六丁六甲,但其五百料規制的船形與十六門舷炮已足夠震懾這片海域的一切敵人。
五艘老鯊船后,二百余艘日本近海、內河戰船,其中船長七八步的小早船最少,多為長十至十七步的關船,這是日本海戰的中堅力量,通常還會備有體形更加巨大的安宅船,在近距跳幫纏斗擁有所向披靡的優勢。
但隆俊雄沒有安宅船,他麾下這些日本船艦都是陳八智率西國大名驅逐毛利后奪取的戰船,為彌補跳戰劣勢,他陣中還有八艘原本作為糧船的三桅大福。
同屬這個時代東亞船系,大福與安宅差別很大,福船是在宋代海船基礎上發展起來;小早、關船、安宅一類船形則基本除了塊頭以外沒有發展,小早船由獨木舟擴大,關船在小早船上蓋個小屋子,安宅是在更大的小早船上蓋個大屋子。
這種船形不錯,唯一的劣勢就是被用了太久,唐朝白江口之戰,日本用的就是這船,偷襲蒙古還是這船,同明朝勘合貿易依然是這船,到了現在……老朋友又出現了。
安宅船有更多載兵,但槳帆一體決定其需要更多舵手,日式戰船在水戰中并不沾光,可一旦由水戰變為跳船舞刀的肉搏戰,優勢就出現了。
大福船載兵稍少,但操帆人只需不到十人,更加省心,而且隆俊雄還在福船加了兩具輕佛朗機,已經算是盡力武裝了。
但形制雖有差別,兩種船的目的卻都是相同的,皆為海上跳戰、火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