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四十三章 分田-《開海》


    第(1/3)頁

    所謂五公五民,是田地收成二稅一的意思,當然這并非定例,五公五民是常規(guī)操作,稍狠點心六公四民的也有不少。

    也有不一樣的,比方說還有武田氏內(nèi)憂外患時信虎施行的八公二民,或者北條家為平定關(guān)東制定的善政四公六民。

    不過百姓要想活得最好,還是要在被稱作殘暴魔王的織田信長領(lǐng)地中,在織田氏種地是一公二民。

    比善政還善政,在戰(zhàn)國環(huán)境下,這是可以被當成堯舜來推崇的絕對善政。

    并非日本的百姓忍耐力比較強,而是人活不下去的時候忍耐力都強,三國時期曹操的屯田為他打下稱霸北方的基礎(chǔ),稅率與戰(zhàn)國時代的日本差不多,自己有牛的百姓耕作四公六民,用官府牛的百姓耕作則六公四民。

    非常時期行非常之政。

    陳八智也在施行非常之政,他把三府土地收歸明國所有,土地上的一切,田地、獵場、林場、礦山、漁場,統(tǒng)統(tǒng)都被重新丈量并手握分配權(quán)力,分配后的田地稅率對照大明,三十稅一。

    他們分到的土地很少,但哪怕只得到和過去一樣的土地,當種出糧食后他們的收獲就能比過去高出近一倍。

    而究竟能被賞賜種植多少水田的權(quán)力,取決于他們能為陳八智在伐木、挖礦、捕魚、采蜜上付出多少。

    三府并非沒有造反的先例,自從有一個村的農(nóng)民心驚膽戰(zhàn)地跪在山吹城下,向明國將軍自告他們因聽說武士老爺密謀動員農(nóng)兵,然后就被農(nóng)兵用竹槍頂進糞池里淹死,請求責罰得到赦免后,再沒有聽說誰會造反了。

    常年軍爭讓武士階層不畏死亡,許多人一生的理想就為取得配得上自己家名的死法,在同各地武士為數(shù)不多的交戰(zhàn)中,八郎見到最詭異情況的莫過于當敵人以一種不是那么體面的方式戰(zhàn)敗,他們當中地位高貴者有時會逃離戰(zhàn)場。

    但不會逃太遠,找個沒人的地方,自己把自己干掉,然后讓手下帶著自己的腦袋逃跑。

    而他們的百姓也一樣,有些人為了吃上一口白米飯自愿扛起竹槍。

    陳八智在寫給陳沐的報告中提及這幾件事,畢竟被大鵝攆著滿街跑都不愿意跟陳九經(jīng)一起讀書,所以他的行文類于其父,簡單直白有時候像個哲學家。

    在信里,他是這么寫的:“大明有許多活明白的人,他們想的是怎么活,大多人也都能決定自己怎么活,但他們還是不及倭人獲得明白。許多倭人一生下來都就明白一件事——人生下來是要死的,而且很快,只有很厲害的人才能選擇在哪死和怎么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