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如期-《開海》
第(2/3)頁
“好像是被嚇著了,許多人圍在小帳篷里進進出出,不知跟他們的縣官議論什么,打他們一下吧。”王如龍說著轉過頭,道:“戰也不戰、退也不退,打他們一下,應該能打著——能打著么?”
王如龍不是在問李如柏,而是在問手下的炮兵百戶,問道:“那邊約莫有五六里?”
“回將軍,是五里半,在大鎮朔將軍射程之內。”兩個炮兵百戶對視一眼,同時掏出一個小工具來測量距離,為首之人道:“我們要從船上拉,不過很難擊中敵軍中軍帳。”
大鎮朔將軍說的是十斤炮,王如龍麾下一個炮兵百戶是沒有的,不過船上有。
要靠四匹小倭馬拉著,動作緩慢,他們下船原本想要打的是野戰,擔心追擊中重炮不易移動,并未配備,眼下他們手里只有十門二斤炮,而二斤炮在操典上使用的距離是八百步,遠不到這個距離。
其實就算是十斤炮,通常戰事中也不會在四里外開炮,火炮威力最大的時候還是平射使炮彈跳躍,能在密集軍陣中犁出數十步裂痕,大仰角射擊只會讓炮彈直接砸實在地上,大多情況那都是浪費火力。
不過能看到敵軍中軍帳的情況就不一樣了。
“去,把炮拉出來。”
同一時刻對面本陣,擔任織田援軍大將的是侍奉將軍而出仕信長的細川藤孝,對他來說人世未免太過譏諷了。
他出兵時,還未得到一色等諸族的臣服,信長原本是讓他與明智日向守光秀一同領軍攻打丹后的,卻因尼子氏入侵,山名、一色等家族快速派人與織田議和,并請求援軍——這些家臣都不愿意與他們議和。
攻打下丹后,最有可能得到這些封地的就是率軍平定這里的武將,而作為援軍出戰,顯然是沒有利益的。
但織田信長一意孤行地同意了議和的請求,并派遣細川藤孝與明智光秀一同領軍來援。
此時的本陣之中,諸多武將高聲喧嘩,情緒反常地大聲叫罵,甚至分成兩派互相爭吵,指責對方沒有膽氣——可其實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為什么會憤怒。
“憤怒是不能戰勝敵人的,難道諸多武家看到敵人強大就畏懼了嗎?”
細川藤孝坐在陣中,自腰間抽出合著的折扇拍在掌中,突然笑道:“既然如此我們就不要打他們了。”
一眾武將:“誒?”
“嗯,不打他們,此時敵軍背海,海邊停靠大戰船,我聽說他們的大戰船有可勁射一里的大筒,他們在那里布陣,難道不正是要借助火炮攻擊我們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