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槍術-《開海》
第(1/3)頁
真定來的武師名叫劉德長,已過壯年,少年入少林寺學習棍法,后覺自身武藝不精游歷天下,曾在邊疆效力,后褪去僧衣任游擊將軍。
此次至北洋,是受俞大猷推薦至軍中教習軍陣短槍術。
若說當世武藝高超者,年輕時鍘刀砍死四五十賊寇的劉顯自然要算一個,在北虜連年南下搶掠的環境中縱馬反踹俺答大營的馬芳算一個,野路子從軍戰功打出三十歲廣東守備的陳璘這種也不少——但真要說軍陣格斗,還要能傳道授藝的,武藝還要首推俞龍。
因此,海軍講武堂有天下最好的軍陣槍教材。
但北洋沒有最好的槍術教頭,天時和尚去了西南傳教,所以俞大猷推薦過來的劉德長很讓陳沐期待,而且來的時候俞大猷在信中專門說過,劉德長練的是短槍術,同陳沐的銃刺術正合,用他做槍術教頭最為合適。
陳沐到步兵校場時劉德長已于場中同幾名旗官比試幾陣,幾個自幼學習馬家槍、沙家桿子的旗官垂頭喪氣地立在一邊,幾桿大槍七扭八歪地倒放在地,顯然是已經落敗。
新募旗軍都在操練,這場比武稱不上熱鬧,周圍只有并未帶兵的軍中文吏,大伙臉色都不太好。
平日里軍將別管是不是講武堂出身,各個自恃勇武,如今接連敗陣,誰心里能舒服了。
“把大槍撿起來放好。”
“大帥!”
“大帥來了。”
幾人見陳沐走來,連忙各個行禮矮身將大槍拾起,退至一旁。
陳沐臉上也不快,不過他不是因為部下被劉德長擊敗,劉德長也將是他的部下,自然越厲害越好,他只是心疼被軍官隨意丟在地上的大槍。
弄來這些大槍不容易,天下最好的制式槍矛與天下最好的鳥銃一樣,都只在一個地方。
最好的鳥銃在南洋軍器局,最好的槍矛長槊則在宣府軍器局,究其原因,中國自大一統以來軍器很少私鑄,市面流通自然更少,提升軍器制造水平的驅動力便只剩一個。
因為南北各有天下間最具權勢的將帥,槍矛與鳥銃是他們的需求所在,制造自是精工。
南洋軍器局鳥銃是陳沐的需求,宣府軍器局槍矛則是戚繼光的需求,陳沐想從宣府弄來這批槍矛,無疑是虎口奪食——給錢要不算奪事,但陳沐不想給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