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廷杖-《開海》
第(2/3)頁
翰林院的王先生,是翰林院主官王錫爵,他帶著一幫翰林去張居正府邸求情是必然。
與公于私,他是主官,該為下屬求情,何況只是上奏疏卻要被打死,這種處理辦法是過分了——恐怕上奏疏之前這四個人都沒想到皇帝會拿出廷杖來。
廷杖別說六十,就是三十,也能把人打死。
可他們能求誰呢?
李太后?他們見不到李太后,想求李太后只能去求馮保,往日里朝堂上下有幾個能把馮保不高不低當個人的?
就張居正一人而已,這四個人罵了張居正,東廠督主這會正恨不得把他們捉到黑獄里弄死呢,還求情?
那就只剩向張居正求情了。
區區兩條街,不過一會就到,遠遠地陳沐就瞧見張居正府邸前圍著一片官服花花綠綠,頭戴四方巾足蹬皂靴的游七穿著打扮像個員外郎,在府門前又是作揖又是拱手,一會兒進去一趟,再來滿面愁容地搖頭,一會兒又進去一趟,出來還是滿面愁容地搖頭。
逗這幫人玩呢。
陳沐帶著陳矩,倆人將緋袍打理好,叫小宦官牽馬,他倆一眨眼就混到人群里。
烏泱泱一片官服,誰也管不著誰是誰,反正這會走到這來的都是自己人。
人聚在一處,便有氣場,或者說氣勢,首輔門前高談闊論,人聲鼎沸,帶兵的對這種氣勢嗅覺最為靈敏,身處其間,陳沐就一個感覺:打勝仗了。
讀書人膽子是很大的,這是長久以來培養出的性格,尤其在對抗強權上有天然加成,成事敗事自有大勢,才能學識亦有高低之分,時代的局限給了他們上限,但大抵這份膽魄是很強硬的。
至于說,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
沒敢死才有這么說的機會,大勢已去之時能一死報君王,已經是不錯的了。
比方說明末錢尚書,清軍來了能放下臉面身段出去投降,清廷之中斗爭失敗又能轉頭與反清復明的地下組織接頭,既不屬于‘袖手’,也早已超脫出‘一死’的范疇,說起來會遭人嘲笑,畢竟水太涼君恩下次再報不是那么合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