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三處-《開海》
第(2/3)頁
趙士楨攤手不知該以何種言語形容西班牙人這種怪異的想法,只好用表情讓陳沐知道他的所思所想,撇撇嘴跳過這個話題。
“不過第一個方案的問題是要去東邊與法蘭西作戰,大明與此國并無宿怨,東洋軍府初來乍到,學生以為不必為西夷多面樹敵。”
陳沐卻整整半晌沒說話,擰著眉頭過了很久才緩緩站起身在屋里踱步,嘆息道:“這個阿科斯塔,他很聰明,他知道我很貪心,我不可能接受第一個提議,更不可能接受第二個方案。”
趙士楨勸說道:“大帥,學生以為眼下這兩個方案都不錯,不必發生戰爭、取得廣袤土地,林木取之不盡、漁鹽用之不竭,還有火油井與將來探尋的礦產,這都不是東洋軍府三五年內能吃透的,又何必好高騖……請恕學生不敬。”
趙士楨想說好高騖遠,也想說何必非要用一些十年甚至幾十年都用不上的土地去觸及西班牙人所不能接受的地方,到最后釀成一場大戰,結果其實也不過如此。
能有什么區別呢?西班牙人用四十年沒走出北亞沙漠,南方劃定范圍再向東就是波托西銀礦,除非打一仗把波托西銀礦搶過來……但跟隨陳沐已久的趙士楨很清楚巨量白銀無節制地流入中國并非好事。
兩個方案也許不是最好的結果,但也都非常合適,尤其第一個,他們什么代價都不需要付出,平白為大明得來萬里江山。
有這算計西班牙人的精神頭,在趙士楨看來還不如好好思量如何把這片土地上數十上百萬原住民好好教化,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無妨。”
陳沐渾不在意地擺手,拉下簡陋而潦草的亞洲地圖看了又看,道:“我何嘗不知道兩份條件都很好,西班牙人已經做出很大讓步,但這是相互的,他們有求于我,我有求于土地。”
“我們有三個地方必須要爭,其他土地可以不要,當然能要的話越多越好,或許在當下沒有意義,但數十年、乃至上百年后,將來都會變得有意義的。”
“以后的船會越來越快,探礦手段會越來越多……不過你說得對,南京簽訂第一次明西條約才幾年,我們又能和他們簽一個,更多的事可以留到以后再爭,但這三個地方不容錯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