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內訌-《開海》
第(2/3)頁
陳沐從不是一個純粹的明朝軍人,但他手下擁有最純粹的明朝軍人,他們追隨將帥漂洋渡海為的不是做買賣,他們是來打仗的。
在每個向著南方漂泊的夜里,邵廷達打起十二分精神,甚至有一個時辰會親自站上桅桿瞭望平靜而黑暗的海面。
像在等待什么。
直到望遠鏡中發現一艘有趣的船。
萬歷六年的第二十七個夜晚,墨西哥以南三百里的海域下起蒙蒙細雨,瞭望臺上的邵廷達披著捆扎細密的蓑衣,反復擦拭雕繪多聞天王的沉香木望遠鏡。
六甲艦上的燈籠并未引燃,亞熱帶細密的春雨透著衣甲也抵擋不住的透骨涼意,讓上層甲板火炮失去效力,也極力阻撓著隨海中波濤起伏人們的目力視距。
邵廷達想啊,在這種惡劣的天氣,如果他遇到一艘落單的西班牙戰船,就應該貼上去擊沉它,心里巨大期盼寄望于談判結果見分曉時依然是這種天氣。
在這種天氣作戰,明軍比西軍在戰艦上擁有巨大優勢。
西班牙人的戰船依然停留在縱橫步兵陣于海上前進,攜帶大量步兵,追擊中以船首炮攻擊敵船,然后貼近展開接舷。
也許在呂宋的交戰中讓他們的戰法產生改變,但這批制造于南洋軍府成立之前的戰船卻不是那么容易改變形制。
邵廷達很清楚西班牙人喜歡把重炮集中于船首,船舷不擺重炮甚至不擺火炮,而他的船艙里還有十八門火炮。
雨聲能隱蔽火光與炮聲,翻涌的海浪能帶走每個不能獲救的敵人,再用火油燒上一把火,雖然想讓一艘戰船無聲無息地消失無異于癡人說夢,但這些是最可能達成這一目的的工序。
即使在一年半載后的西海岸某處斷崖下人們發現一塊屬于戰船的殘骸,到時候誰又能知道真正發生過什么呢?
細密的雨幕下,遠處靠近海岸高山投射在黑夜的陰影中亮起零星燈火,那是兩盞燈,盡管其周遭只有與海水崖壁融為一體的黑暗,邵廷達還是能通過這兩點亮光在腦海中勾勒出這艘船的大致模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