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轉封-《開海》
第(2/3)頁
而且是好言相商,說是皇帝最青睞楊氏忠心,只要楊應龍這里答應了,后面的土官與宗室就都往外封了。
別的土官還恭喜楊氏,還眼饞呢。
別人不知道新明州是怎么回事,可楊應龍再清楚不過,轄制土地擴大十倍聽起來是很好,但新明北方綠地至多四十里,余下都是沙漠,皇帝讓他帶三萬人出海,他養不活,誰都養不活。
七百年的宗族基業眨眼就要沒,楊應龍認為是他這個在新明州的弟弟給皇帝上書里說了糊涂話,因為這不是楊應龍第一次聽見這個思路——他姐夫陳沐以前就是這么想的。
但不是新明。
楊兆龍非常委屈,他什么都不知道,繞著島航行都沒走完,經過東北的雨林到南邊適合生存的海岸當即就決定不走了,讓人在這蓋了房子修了港口,整天蝦兵蟹將吃著舒服,結果被大哥寫信臭罵一頓。
“我待你沒有虧欠吧,若有你先說,楊某出海半年,每到一處便繪圖差人送你——你不記我好,也不必如此吧?”
李化龍起初還覺得心里有愧,但一聽楊兆龍說起個人恩義,他就不覺得有愧了,朝著北方拱手道:“各地土司改土歸流是正途,或早或晚,如今是最好的契機,土司出海還是土司,楊氏出海還是楊氏,這樣的好事上哪里去尋?”
“此事于國家有利,于你楊氏也絕非壞事,你不妨往好的地方想想。”
李化龍面色稍緩,循循善誘道:“這分明是改土歸流,朝中卻有人說皇帝這是開疆辟土,你說在下不拿播州人當人,在下是當的,但朝中卻有人不將你們當作大明子民。”
“土官與朝廷的交集太少了,如今是陛下寬宏,若今后你們的子孫遇到不是如此寬宏的陛下呢?一封詔書什么都不給就要改流官,你們又能如何?”
李化龍看著楊兆龍一副‘難不成還得感謝你’的樣子毫不客氣地點頭,道:“地還在、雖然沒播州富裕,但還有礦山,更何況朝廷還有別的恩賞。”
楊兆龍聽到恩賞,向椅子后靠著撇撇嘴,大明朝才立國二百年,他們楊家在播州七百年,代代兵役貢役換來數不清的恩賞,要說奇珍異寶,親王府都比不上他們家,他們缺什么?
什么都不缺。
賞賜又有什么意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