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墩堡-《開海》
第(1/3)頁
任何事,只有直接接觸問題的人才能發現問題,但直接接觸的人通常沒有解決問題的手段,在明朝的九邊問題,就是如此。
做過七年夜不收的丁海很清楚九邊墩軍的問題所在,但他更清楚自己無法解決。
這事甚至與人的地位無關,眼前的百戶徐晉不能解決,前面的千戶林琥兒不能解決,總兵官邵廷達不能解決,北洋大帥陳沐也不能解決。
他懂得不多,但身處那個環境,總有人會善加抱怨、妥善思考,朝廷怎么不解決這個問題呢?朝廷現在解決問題的趨勢是什么呢?
全天下都知道,大明在變革,這變革不單單是清丈田畝、一條鞭法、考成法、整飭吏治,如果這個變革的范圍縮小的兵部,才是最有意思的縮影。
如果將軍事比作大明朝的手臂,那么手指在土木堡后開始壞死,嘉靖朝便蔓延到手掌,各路名醫嘗試醫治,結果發現病根不在手上,是血液不循環才壞死的,要追究的心臟。
可心臟不能動刀,怎么辦?
所有人都在嘗試,哪個好,便用哪個。
有根手指叫遼東,用復健手段,這手段叫李成梁,過程是操練家丁、厚餉厚賞。
另一根手指叫宣大,使得是死而復生的奇詭仙術,術名馬芳,幾乎不治而愈,有這兩根手指在,沒有其他手指也不影響活動。
名叫東南的右手情況就不好了,完全壞死,還有名為倭寇的并發癥,只能上假肢。
裝假肢的醫療小組為胡宗憲領銜,帶著出色醫生譚綸,裝了兩條名為戚繼光、俞大猷的假肢。
俞大猷能保東南,戚繼光被拿到左手,代替名叫薊鎮的手指,效果很好不影響活動,但薊鎮這根手指還是壞的,它能動只是因為裝了戚繼光這個假肢。
裝假肢是權宜之計,人們還在想痊愈的辦法,有穩定療效的藥很難得到,巨額醫藥費誰都不知道大明能否付得起,正好有個項目叫開海,業務經理名叫陳沐,研發機械手,先后打造南洋、北洋兩個型號,帶著友商山寨產品西洋,張牙舞爪地工作去了。
丁海在薊鎮這根壞死手指的指甲蓋上待了七年。
“將爺要我保百姓,我保不了,你也見了,我只有七支箭,打起仗來恐怕這箭還沒射完我就死了。”
徐晉對這個回答并不滿意:“你是邊境的夜不收,就會射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