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復國-《開海》
第(2/3)頁
說著,曉恩王爺提衣擺快步走到馬車前,手撫著馬車上的漆木箱看了又看,對左右道:“這可都是寶貝,若非怕陳帥像照顧那些個南洋屬國般不給好軍械,本王也不會將這本想帶回家里的寶物拿出來變賣。”
朱曉恩在大明沒王莊也沒封國,但朝廷祿米給足,領受兩年的祿米積累下巨額家產,說實話要不是必須得去為朝廷奪回屬國,他也想一輩子賴在北洋。
北洋不讓他花錢,有飯吃有衣穿,一年多的時間里去過最遠的地是天津,可就算去了天津陳沐也不讓他花錢,說不讓他養成奢侈浪費的習慣,朝廷每年給的絲、羅、絹、布、錦、綢、鹽、茶、米全都留著,一直到出海才將一部分實在帶不走賣掉。
他的家產單單白銀就有五千兩,都是賣糧食換的,裝了好幾箱子,余下的各類布匹綢緞、朝廷賞賜器物,這次他全拿了出來,要在商務局換成通寶。
朱曉恩就給自己留了一套倒流壺與公道杯,連原本打算帶回去給妻子兒女做衣裳的綢緞都賣了。
換了三大盒一千面額的通寶,接近千萬。
他這邊剛領了通寶,軍府那邊的吏員便尋了過來,向他報道:“大王,艾蘭復國軍的駐地已經選好,軍械軍糧正往那邊押運,督練教官也已帶隊過去了。”
朱曉恩的眼睛當時就亮了,連忙道:“走,快去看看!”
說實話,和陳沐相處這么久,他太清楚東洋大帥是什么樣的秉性,但凡他經手的東西肯定都是好東西,但就一個字,貴!
別人做買賣看貨看錢,他做買賣不單看貨看錢,還看人。
朱曉恩甚至總結出一個規律,閑談的時候跟趙士楨講起過,說這不一樣的人從陳沐手上買一樣的貨,價錢也是不一樣的。
就比方說買一桿鳥銃,大明國內的將官尋他去買,外邊一兩能買到的,陳沐這兒要開價二兩。
若是外邊的屬國要買,陳沐不要白銀,要珍珠寶石這些奇物,在那邊值二兩,到國內便值十兩。
倘換了西班牙要買這桿銃,嘿嘿,那可就誰都不知道要多少錢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