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因果-《開海》
第(2/3)頁
剛消停幾年,葡萄牙人覺得他們可以修建更大的教堂了,就有了圣保祿大教堂,但因為當時的香山千戶、后來的南洋衛指揮使名叫陳沐,所以石頭不讓挖了、自己買的石頭被抬走做鋪路石了,大教堂一直處于‘在建’狀態。
這事一直到陳沐離開,才終于稍有松動,后來陳沐又回來,大教堂也又回到在建狀態,真正大張旗鼓地修建,要等到陳沐北上,結果他們又修了個圣母踏龍頭。
這次來的是廣東都司指揮白元潔,派兵驅走教堂里的人,衙門口擺上五門重炮一通齊轟,整面墻都塌了。
去年好不容易把墻修好,這次可算學乖了,上面啥惡毒的隱喻都沒有,還專門請來廣州知府周行檢查,確實符合規矩,料想著這次該沒事了吧?
結果被遠赴東洋的鄧子龍鄧大帥用延遲數年的因果律武器點著了。
這火燒得有多厲害呢?厲害到濠鏡的修士們已經沒有資財修繕了,當他們試著像其他地方的教區一樣向信徒收取稅金時,先是被信眾收拾了一頓、隨后又被香山千戶所收拾了一頓。
主教挺冤的,要不是錢都被白帥拿去換鳥銃,他們完全有能力共同出資修繕教堂。他們的錢確實都被白元潔拿去換銃炮了,每當修士們用白銀引誘百姓皈依,就有大批五大三粗的人跑來喝圣水領銀子,真正打算皈依的百姓領不到銀子,領完銀子的彪形大漢們轉頭就把錢送去南洋衛軍器局,沒多久一架架滿載的馬車便順著木軌往港口停靠的福船上裝貨。
一次幾百兩、一次幾百兩,這對白元潔來說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每當濠鏡的主教試著發展信徒,廣東都司的軍器庫便會增添夠裝備一個千戶所的嶄新鳥銃。
在這項娛樂活動發展到第七次的時候,廣東都司甚至還仿照吳桂芳故事,給教堂頒發獎章了呢!
當然,白元潔沒舍得像吳桂芳一樣給夷人發金質獎章,他比較吝嗇,讓軍器局用邊角料打了個鐵的。
他們在經濟上實在是彈盡糧絕了,自漢國截斷海上航路、西洋軍府集結出征,葡國本土就再沒有送來過支援,甚至連將貨物賣到這里都沒有,偶爾來的還是在馬六甲付出重稅的果阿、緬甸等地的葡人。
他們是雇傭軍啊,錢都是拿命換來的,明軍不待見他們,并不覺得他們戰力高超,開出的軍餉比明國旗軍低四成,僅夠個溫飽開銷,根本無力支援濠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