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會-《開海》
第(2/3)頁
這在呼蘭眼中,所謂的‘呼蘭衛’無異于‘呼蘭部’,以后還有可能像成吉思汗的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一樣,受萬歷大汗冊封,變成呼蘭汗國,世代向皇帝進貢。
帶著這個夢想,呼蘭先遇到了無法翻越的高山,他便率領部下沿著山腳一路向北,在山脈的缺口向東前行,隨后又遇到高原,高原之后是一望無際的草原,就這樣夏去秋來。
為應對冬季的寒冷,發現自己所處方向太靠北的呼蘭又向東南走,途中遇到一個又一個村莊,當他表明來意,從來沒有人向他們發起攻擊,相反當地居民還用糧食試圖救濟他們。
畢竟打也打不過,他們這支部隊看上去非常可怕不說,還有太多人了。
麻貴一直在向東派遣人手,最早是呼蘭的千人步騎,后來又派出一個個百戶從南北不同位置向東開拓,他們在廣袤的草原上互相聯系,就算走丟了也沒有關系,只要向東走到盡頭的大海,他們總能在那相逢。
整整半年都很平靜,冬季他們找到了望不見邊的巨大湖泊,呼蘭以為這就是大海。
但當地住在湖邊的自稱博塔瓦托米部落的原住民告訴他這是湖,總之,萬歷六年的冬天呼蘭是在湖邊渡過的。
博塔瓦托米的名字不好記,呼蘭麾下的旗軍稱他們做‘淘米部’,呼蘭則向淘米部介紹他們是來自大明帝國的呼蘭部,他們在淘米部旁邊從篷車上卸下北洋軍帳與氈子,砍伐林木扎起墨綠色的氈帳。
淘米部女多男少精通種植與捕魚,呼蘭部全是男丁又有鳥銃在手,打獵是一把好手,兩個部落剛好互補能互相貿易熬過冬天。
在最冷的時節,呼蘭部包括千戶呼蘭在內的一百多個小伙子們和淘米部的姑娘們結為夫婦,兩個部落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在大湖邊聯姻,隨后戰爭就來了。
他在這個時候才知道,北亞東海岸的外來者不止他們。
在萬歷六年的冬天,騎著高頭大馬的外來原住民沖進淘米部的村子,對呼蘭的老岳父大呼小叫,聞訊策馬趕來的呼蘭彎弓搭箭,在他用箭矢射穿那個騎手的喉嚨前,他來自淘米部的妻子在馬下拉住了他的韁繩,告訴他:這是易洛魁聯盟的戰爭領袖在召集軍隊。
易洛魁聯盟。
不論是呼蘭的岳父還是妻子,亦或是呼蘭部一百多個小伙子來自淘米部的岳父與妻子們都無法準確地告訴呼蘭什么是易洛魁聯盟。
他們只知道一切為人所知的強大的部落,都是易洛魁聯盟的成員,而淘米部?他們并非易洛魁的成員,但這個強大而好戰的部落聯盟發出了戰爭威脅,要征召一切能征召到的戰士去東北遙遠的魁北克作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