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先鋒-《開海》
第(1/3)頁
發生在培根身上的事,在升任北洋騎兵小旗官的應明眼中并不復雜。
正常情況下作為小旗官的應明什么都不會知道,如果沒有跟隨好的長官,百戶以下兵將哪怕踏上戰場,不知道敵人是誰也是正常的。
但在東洋軍府不一樣,陳沐有宣講官。
這個獨立于官兵之外的系統改變部隊內的信息傳達,每個小旗中的宣講官不僅僅是第三名軍官,他們還是陳沐在軍中的喉舌——既確保每名士兵都知道為誰而戰、為何而戰這兩個問題,又不知道更多。
只知道軍府衙門認為他們應該知道的。
過去千戶是一個坎,這個位置往上,基本上在戰爭還未打起來的時候,他們就已經知道要與誰作戰、有些人還知道該如何作戰;而這個位置往下,大多數軍官對戰事一無所知,接到調令往往在戰爭已經開始。
再向下,便是各種各樣的情況都有,單拿過去的清城千戶所為例,作為基層軍官的百戶白元潔,因家族在清城所根深蒂固,故知道消息比別的百戶早一步,陳沐則因備受其看重,比其他小旗知道的多,基本等同于總旗。
但陳沐是作戰單位,不是作戰個體,個體是陳小旗時期的邵廷達、付元、石岐等人。
如果說白元潔對戰爭的情況知道的是百分之二十,那么到陳沐這有可能是百分之五,甚至是百分之一、二,這要視白百戶的心情與想法而定。
那么作為作戰個,也就是旗軍所知道的,則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還有可能什么都不知道。
而且這個數字可能包含他們該知道的,也可能包含他們不該知道的。
有時候旗軍知道一些消息是好事,對戰斗力有提升;而有些時候有些事所有人都知道則對戰爭沒有好處。
更何況,一個舊制千戶所軍官百余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心性、選擇、作為、好惡,人多嘴雜,該說的不說、不該說的瞎說、說了部下瞎聽、瞎聽之后瞎傳,都是有可能的。
而在東洋軍府,軍官知道的事與旗軍知道的事分別由‘軍府衙門對各部總兵官、總兵官對指揮使、指揮使對千戶’、‘軍府衙門對宣講司主官、總宣講對衛宣講官、衛宣講官對千百戶宣講官最終直達各小旗宣講官對旗軍’這兩套系統下達。
戰前的消息到各部千戶這就斷了,依照軍法他們不能向下級軍官泄漏軍情,千戶部的戰前動員、解讀情報、鼓舞士氣及煽動由千戶宣講官負責,在與千戶對照溝通無誤后由下級宣講告知每一名軍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