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燈線-《開海》
第(2/3)頁
“他們雖是興兵,有心搶掠,卻在墩堡下討不到好處,佛狼機大銃放開便將其驚走,處處墩堡將之鎖住,尚來不及逃竄便被車陣環(huán)圍,失了退路。”
張鯨對軍事一竅不通,但為討喜好軍事小皇帝的歡心,有些常常知曉的道理也是明白的,他奇道:“車營出兵堵住土蠻的退路,他們不是騎兵來襲?”
沒買通關(guān)將,哪兒有全騎兵來襲的,那在崇山峻嶺之上修筑的長城面前能干個什么事?
但硬要說騎兵來襲也沒什么問題,畢竟土蠻確實很大一部分士兵是騎馬步兵。
戚繼光并不在這一問題上深談,他知道皇帝想從他這聽到的答案是什么,直截了當?shù)馗嬖V張鯨道:“斥候在三十里外的墩堡發(fā)現(xiàn)敵情,隨后駐守墩堡的墩軍與車陣便自三處馳出,合圍而去。”
說著,戚繼光透著些許狡黠笑道:“我們比他們快,數(shù)支兵馬集合力量凝至一處,去封他后路,前頭守軍兵馬只需拖他片刻,土蠻魁首便好似甕中之鱉,又哪里退得?”
長城不是用來防守的,它是先民沿山勢地形修筑的大型封鎖線,讓本就難以通行的地域變?yōu)槌菈Α⒁子谕ㄐ械牡胤叫蕹鲫P(guān)隘塞口,就像給屋子修出墻壁門窗。
有了墻壁和門窗,大多數(shù)時候人就只會從門進屋子,雖然裝了防盜門還是有被撬開的可能,但這畢竟安全得多。
正如長城的隘口,上千年來往來塞內(nèi)塞外的商旅與一次次戰(zhàn)爭,踩踏出一條又一條通向關(guān)隘的道路,也讓本就難以通行的山嶺更加人跡罕至。
長城下偏向塞外一側(cè)的山嶺叢林甚至時常有猛虎出沒的蹤跡。
能留給軍隊通行的選擇并不多,同樣在靠近長城的道路上,部隊一旦被圍困,所能做出的選擇并不多。
“戚大帥將電報修道塞外去?”
張鯨聽了戚繼光的話,第一想法就是戚繼光把電報修到了長城外,否則邊軍如何能比敵軍還快呢?
游牧馬隊的制勝法寶來去如風在薊鎮(zhèn)居然被車營攆上,這事放在過去誰能信?
卻沒想到戚繼光搖搖頭道:“戚某沒想過將電報修到口外,太容易被破壞,何況若為敵軍劫去反倒不美。”
“薊鎮(zhèn)用的是燈。”
“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