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義烏-《開海》
第(2/3)頁
他們的軍法被編寫成冊,任何人都不得違抗。
但除了被關過的李如松,沒有人怪罪過這樣的軍法。
事實上兵部已經在整理戚繼光的兵書,并著手將之推行全國了。
梁夢龍只是帶著吳惟忠去往城中校場,途中他看到吳惟忠的臉色不是很好看,這不由得令他擔心,問道:“前線打了勝仗,將軍何故面色鐵青,可是損失頗大?”
吳惟忠搖了搖頭,向梁夢龍告了句罪,才道出原委:“大軍兵馳八十里橫掃四部,所敵并非北虜精軍,豈會有何損傷,全軍僅陣亡一百總,還是戰后被小韃子偷襲刺殺的。”
“那,那是為何?”
梁夢龍聽到不是戰局不利,輕松許多,寬袍大袖向前揮著笑道:“總不至于是擔憂這批軍械吧,每一桿鳥銃梁某都仔細查驗過,銃為北洋新制、藥為北洋新配,甲械俱是從宣府調來,皆是精工細作。”
“并非如此,只是私事罷了。”吳惟忠搖了搖頭,面上悲傷之色稍減,忽然轉頭對梁夢龍道:“總督以為,朝廷何時能止義烏招兵?”
簡單的問題,竟令曾彈劾吏部尚書口若懸河的梁夢龍一時失語。
在大明,這是個屬于浙軍的時代,浙軍成為精兵強卒的代名詞,他們戰法新穎又不像恨不得把刀槍都丟下只用鳥銃的北洋軍那么新,嚴明的軍紀與恐怖的戰績令每一個人為之震撼。
如果說粵兵跟著陳沐乘風破浪打遍四海,那么浙軍便是在戚繼光的率領下橫行祖國大江南北,竟無一合之敵。
浙江非是九邊重鎮,亦非出猛將的地方,更何況所謂的浙兵……大多來自義烏。
駐扎在薊鎮的浙軍數萬,其中義烏兵高達一萬六千之眾,那是義烏,一個方圓百里之地,小到在萬歷皇帝的輿圖上都只有金華府根本找不到這個縣。
現在,吳惟忠提到了義烏。
這讓梁夢龍不禁發問:“義烏,有多少戶口?”
吳惟忠這個生著高聳顴骨的將軍幾乎不必思慮便答了出來:“在籍一萬,一萬五千六百一十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