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車營-《開海》
第(2/3)頁
戚繼光本人與兩個營的部隊都還在后面,薊鎮(zhèn)總理派出參將吳惟忠返回邊關(guān)一來為調(diào)撥軍械、順道稍熄怒火保持理智,二來,則是為向朝廷奏請調(diào)撥衛(wèi)軍出關(guān)。
他不愿將精銳兵力浪費在維持占領(lǐng)區(qū)治安這種事情上。
戚家軍在塞外一路狂飆的先鋒軍將官名叫胡大受,自義烏追隨戚繼光至今已近二十年,從礦工到遵化左營游擊,目不識丁,卻能背誦《紀效新書》與《練兵實紀》全篇,是半輩子與刀兵相處、摸爬滾打的粗人。
不過現(xiàn)在他是參將了,率一營車騎駐防老哈母林南岸,待到五月二日清晨,灑出去的斥候便從橋上奔回,報來大股敵軍出現(xiàn)在北岸四十里外的消息。
讓他皺了眉頭。
皺眉的原因是他們駐營的位置對防守有利,兩翼皆有山林,回首是來時路、前望是一條河,蒙古兵要想打過來,就得從他們架起的橋上過,這本是件好事。
可他們不是來跟蒙古人以河為界的。
壞就壞在這個地方不利于進攻,他甚至不需要看戰(zhàn)地輿圖,只是登上營寨望樓上抬手便比劃著自言自語:“虜騎若在北岸與我對峙,后邊樓大有來了我們也過不去,必須搶先渡河在對岸草原上扎下車城,與敵野戰(zhàn)?!?
說罷,他揉了揉自己的臉,兩手插在抱肚腰帶上喃喃:“朝廷給了咱這個賣命的參將,就是做這事情的?!?
他的拳頭錘了錘望樓木欄,蹬蹬地走下望樓,對跟在左右的傳令兵道:“擂鼓聚兵,吹天鵝音,一沖留守、三沖渡河?!?
車營的編制五級,每營四沖、每沖二衡、每衡四乘、每乘四車,合計一百二十八架戰(zhàn)車,戰(zhàn)車分輕重,輕車為十名士兵的偏箱車、重車為二十名士兵使用裝有兩架佛朗機的戰(zhàn)車。
胡大受所率兵力裝備三沖重車、一沖輕車三千一百一十九名車兵,除此之外還有一部步兵中營。
戚繼光的步兵中營以十二人一隊,分火器手隊與殺手隊,火器手一名隊長、十名鳥銃手、一名火手;殺手隊同樣有隊長火手各一名,圓牌、狼筅、長槍、鏜把、大棒各兩名。
其中鳥銃手兼長刀、鏜把手兼火箭、長槍大棒兼弓箭,唯有背銅鍋的火手用的是鐵尖扁擔防身。
步營三隊為一旗、三旗為一局、局有百總;四局為一司、司設(shè)把總;兩司一部,部設(shè)千總;三部一中營,營有一名將官、一名中軍,共員額兩千六百九十九。
不過實際胡大受的兵力超過六千,因為步兵中營有北將,他們都帶著家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