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路耗-《開海》
第(2/3)頁
強權是推行無短期利益大事的必要因素。
戰爭當面,祭出考成法無往不利,內閣交給各理事部門、沿途地方各縣的任務被細化了。
“老師的解決方法是朕可以學習的。”乾清宮里的萬歷皇帝看著內閣的方向露出深思之色,對王安問道:“朕是不是也該在宮里施行考成法?”
運輸糧草消耗過大的阻力被張居正默不作聲地解決了。
帝國首輔甚至沒有說一句話,只是給戶部、兵部,都察院和六科開出一份公文。
公文很短,并不起眼,但內容讓人害怕。
過去,把糧草、甲兵、鹽鐵等物從甲縣運到乙縣,在考成法中是一件事,地方官辦事不利,會被定罪處罰。
現在,從甲縣把一千石糧草或若干甲兵、鹽鐵運到乙縣,在考成法中是一件事,地方官辦事不利,會被定罪處罰。
過去運一萬石糧草失期,在每月檢查、半年上報的考成中會被定一件罪責;現在運一萬單糧草失期,在考察中會被定十件罪……這已經不是罰俸或降職的事了,是革職或下獄的事。
王安是內書堂的學員,內書堂的老師都是翰林,識字明理不在話下,他對皇帝的樂觀潑了盆冷水,道:“閣老的命令對朝廷籌辦軍務極好,只是如此一來,愛民的地方官要么違心增派徭役、要么就地辭官;反倒不體恤民力的官員會因此達成考成,待其期滿高升,地方民心喪失,終究受其反噬的還是陛下。”
萬歷皇帝輕輕挑起眉毛,笑道:“你都能想到,朕和老師怎么會想不到呢?”
皇帝從懷里取出書信在手上抖弄著:“朕會下詔,撥太倉銀與沿途地方,軍民徭役,衛軍押糧日銀一分、百姓押糧日銀四分,另發軍民萬余至塞外青山口至大寧城沿途四百里修整舊路,同樣由太倉支銀。”
“朕算過了,如此一來,就算戚帥一直打到兀良哈最北邊,朝廷在運費上每月支出也不過才……”
萬歷皇帝挑著眉毛,竟透出一股子奇怪的心滿意足,語氣輕松明快:“才三萬兩。如果要運一年,剛好把大東洋這去年京運白銀花掉。”
王安抿著嘴不敢吭聲。
這還只是運費,糧食器物都是地方自賦稅或太倉糧撥給,也不算修路的物資,一天凈花白銀千兩,皇帝爺爺居然用‘才’,一個月才三萬兩?
這花銷要是讓五十兩都舍不得花的先帝知道,不得從昭陵殺出來踢你屁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