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偏角-《開海》
第(2/3)頁
陳沐無聲嘆了口氣,轉頭對陳實功豎起食指放在嘴邊比了個‘噓’的手勢。
這世子殿下成日不務正業,但每次過來都有事在忙,還極為專心致志,令人生不出打擾他的心思。
好在朱載堉并未玩音樂,也許對他自己來說也不算太專心,發現陳沐與陳實功過來,放下紙筆轉頭笑道:“大帥與陳醫師遠來,在下沒有聽到,有失遠迎,實在抱歉。”
陳沐擺擺手,上前看著像把羅盤畫上去的桌子問道:“這是什么?”
“正方案,大帥不認識?”在朱載堉的表情里,仿佛陳沐是應該認識這個的,他疑惑道:“不認識這個,大帥是靠什么航行找到亞洲的?在航線上南北地磁紊亂,日出日落磁針常偏南偏北,莫非軍府有在下不知的秘法,還請大帥告知。”
陳沐不知道該說什么,頓了頓,自己也帶著疑惑道:“依靠……麻將軍的腳?”
當然,這只是說笑,船頭有船頭的辦法,他們能分辨清楚方向,只是不如朱載堉這種搞學術和精密測量的這么準確罷了。
“亞洲很大,我們并非第一個到這來的明人,在西班牙人抵達呂宋前后,就已經有明人到這來了。”
陳沐笑笑,指著桌案問道:“他有什么用?”
提到正在研究的東西,朱載堉來了精神,對陳沐與陳實功介紹道:“在國中草廬曾讀過《夢溪筆談》,上面提到指南針指向常常偏南,他說指南指北者皆有,就是說有兩個地磁,但不知是為何,只好說磁針指南就像松柏指西一樣,莫可知其原理。”
“因此在下便效法郭守敬制正方案,各表刻度,先以日影測正南,再測地磁度數,在下的正方案分為百刻,在北京時測出地磁為南北方偏東一刻又三分散,而在常勝,則是偏西一刻又三分。”
在朱載堉腦海中極為清晰的數字,在陳沐腦中卻并不那么清楚,他還要自己計算一番,邊算便念叨:“周天三百六十度,分百刻,一刻三點六度,北京一刻又三分三、常勝一刻又三分,分別為……”
三點六度?
朱載堉聽著感覺這個‘點’的說法,很有意思,因為正常人不用這個來說小數,而用‘退位’、‘退’和‘隔位’‘隔’來表達點幾與點零幾。
在陳沐還苦思冥想著打算尋摸個紙筆算一算的時候,世子笑道:“若以東為陽而西為陰,分別為北京陽四退位四八度、常勝陰四退位五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