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忠誠之士-《開海》
第(2/3)頁
他的軍事思想不但在明朝為人沿用,乃至三百年后的湘軍、黃埔軍校,依然沿用他對軍隊的指導思想與管理辦法,甚至曾國藩干脆用《紀效新書》與《練兵實紀》作為湘軍的指導教材。
至于鴛鴦陣,則比這兩本書用的還要寬廣,一直被使用在小規模抓賊防暴工作中。
書可以學,但一個人最關鍵的特征卻很難被學去,戚繼光最明顯也最強烈的個人特征,是不問強弱、因地制宜,將一支軍隊拆分成多種類模塊化部隊。
他打仗講究克制,在高低不平、步履維艱的東南田壟上,用輕兵攜帶虎蹲炮結鴛鴦陣;一樣的軍隊拉到北方,作戰的環境與敵人變化了,浙軍也成為一支攜帶火炮、戰車,講究火力的重武器裝甲營。
海戰早就被俞大猷講的很清楚了,那是大船吃小船、大炮勝小炮;而陸戰也被戚繼光玩出了不得的花樣,在這種情況下,飛魚這種使戰爭從二維轉變為三位的兵器對戚繼光意味著什么,幾乎已無需多言。
箭夠不著、刀砍不著的玩意簡直就是戰爭利器。
十七艘巨大的飛魚自營地騰升,載著一萬一千九百斤的開花彈、火油罐飛越敵營,木籃中軍士每一次拽動機關都使成箱的火油罐、開花彈等兵器墜落而下,令敵營如末日之景。
如此的火藥使用量,放眼世界誰能用萬斤硝土放一個大煙花?唯中國與孟加拉土王還有摩洛哥蘇丹可以,印度次大陸最好的硝礦在孟加拉,北非撒哈拉沙漠同樣也有硝礦,這也是孟加拉土王爺們能讓莫臥兒騎兵不得寸進、葡萄牙國王折戟馬哈贊河、基督教于北非頻頻吃癟的原因所在。
不過現在孟加拉的情況不存在了,那的硝石礦已大部分為天時方丈掌握,他說貢獻佛祖歡慶佳節需要放煙花……確實,土王們只會撿硝石礦卻不會制取,一樣的藥量,硝石在他們手上確實也只夠放個煙花。
中國歷來是富產硝土的地方,不像歐洲或別的國家只能專門在廁所、教堂椅子上動腦子,四大主要產銷地,山東的土硝、山西的鹽硝、蜀中的川硝、西北的礦硝,提煉制取方法各不相同,除此之外還有江淮以北中秋之后能掃硝,更別說這個國家還有世界上最多的廁所。
這也是硝石被稱作中國雪的原因。
而這多種制取技術也一直被列為機密,保存地非常完好,日本的火藥使用則可能是汪直帶過去的,因為就連朝鮮都不知道火藥是怎么來的,據說早年朝鮮人問天使火藥是怎么來的,這個操蛋的天朝使者告訴人家,火藥是從海里煉的,結果人家就暈頭轉向地在海邊使了一百年的勁兒。
眼巴巴看著宗主國打仗消耗火藥動輒以十萬斤計,九邊儲備火藥更是百萬斤之巨,自個兒就只能在困難時期憑借朝貢換回少之又少的火藥,難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