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鎖反應-《開海》
第(2/3)頁
他們所面臨的情況是一樣的,圖們汗設立法典希望扭轉混亂的局面;隆慶帝開海禁興革弊也是想扭轉**待斃的政治環境。
改革只有進行時,從來沒有完成時。
只是長城以南的進程更快,因為生產力在已經進步的條件下收到足夠大的刺激。
蒙古還是蒙古,大明卻煥然一新。
當弓刀健馬仍舊以塞北游牧民千百年來的老面孔站在長城落日下向南瞭望,迎接他們的不是南國槍矛如林勁弩穿心雄壯的重裝甲士,而是冰冷無情的鎮朔將軍。
所以蒙古汗庭早就不是大明的敵人了,能被戚繼光一次勝利嚇得十年不敢南下叩關,被稱作土蠻已是抬舉。
明朝的士大夫與武將根本不關注這個所謂的汗庭,他們更在意的是草原上夾在明蒙中間占據四百毫米等降水線上宜耕宜牧的怪胎,土默特萬戶部大明金國順義王俺答汗,才是大明的心腹大患。
那是倘若生逢亂世排除血統最有可能重建成吉思汗偉業之人。
但現在這人死了,最小的兒子在紫禁城快樂成長,妻子在北京城等待天子的后續安排。
可別提萬歷皇帝這會兒的心情,值此日理萬機之際,大明帝國連早朝都上了,皇帝徒步帶著文武百官去往天地壇郊祭,哼著歌一路狂奔帽子都跑掉了也要拜倒在宗廟告訴父祖這一好消息。
嘉靖爺爺,想當年把你憋在北京城八天嚇得不敢還手的俺答汗被孫兒熬死了。
隆慶爸爸,想當年讓你忍辱負重連餅子都不敢多吃一個的俺答汗,兒子已經代你教化了。
磕完了頭,回宮一刻不停地開始籌備給大明金國順義王舉行配得上這一稱號的葬禮。
天大的喜事兒。
不過正如俺答汗在嘉靖年間圍攻北京城索貢引起大明九邊整軍修武的連鎖反應一樣,此次戚繼光在塞北立下遠超從前的功績也令九邊各部鎮將蠢蠢欲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