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先鋒-《開海》
第(2/3)頁
法蘭西王軍在多爾多涅河廣布防線,派駐貴族、軍隊極多,各依城堡駐軍,但冬季到來讓他們的集結變得困難,分散駐軍也讓各地軍隊戰斗力急劇下降,遇見大股軍隊的可能性不大。
故而袁自章分三路出擊、各路六百戶迭進,越過對峙河流一方面進行常規性堅壁清野、二來也為即將到來的主力軍完成行軍戰斗保障工作。
北洋旗軍步騎炮混編千戶部標準行軍速度為日行六十里,但誰都知道寫在訓練大綱與教材上的數據永遠只是一個理論值,實際行動永遠與戰場情況有關,也與戰場之外的事有關。
陳九經在波爾多可以為明軍提供足夠的人力用以后勤保障,但除此之外的事務仍要由征東軍來做,他們需要對敵情、地形、天氣與行動地域有足夠了解,清楚行軍途中有利因素與不利因素,克服沿途自然障礙與可能遇到的人工障礙。
只有準確獲知這些,才能完成下一階段的計算與布置,不論付元、袁自章還是王有鱗,他們務求兵貴神速,絕非冒進。
“一個半個時辰,快到了。”
半個時辰,徐晉部僅在濃霧中推進二十三里,每行進一里同行六個百戶部便快速散開向周圍排查地形地勢與敵軍或己方能夠隱蔽的地方,確定安全后繼續前進,三個方向里每支突破部隊六個百戶與麾下旗軍皆肩負不同使命,分兵齊進、謹慎異常,因此行軍速度很慢。
康古魯就比他大膽的多,半個時辰里他們趁著濃霧闖進經常駐有法軍的沿岸村莊,在農婦還沒來得及敲響警鐘時便已控制整個村莊。
他們干活熟練極了,白山營越來越像土生土長的歐洲部隊,生豬活雞在隨后一刻趕到的朝鮮兵押回河南岸,同時西勇營兵已各率部下分散前往下一個落腳點。
徐晉的任務是偵查記錄行軍途中適合安營扎寨的駐營地,后頭有人專門負責打井、隱蔽行蹤、掉隊與輜重集結點與臨時驛站。
就像他們過去訓練的那樣,間隔二十五至三十里設立一處駐營地,供行軍中短暫休整、吃飯,長達數百里乃至千里的行軍途中會設立數十個這樣的地點,先頭抵達的幾支部隊會得到休息并為后面的部隊準備做飯的木柴并解決水源問題,然后就地設防。
后面的部隊吃飽喝足精神飽滿地成為先頭部隊繼續行軍,倘若大軍集結行軍,還要兵分多路,直至抵達預設戰場前合適的距離才重新集結進行戰前準備。
“大軍會把沿途所有補給用盡,我們現在的兵少,但等到付帥進攻,興許會有兩萬甚至三萬大軍從這經過,到時這條路就不夠用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