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挖坑-《開海》
第(1/3)頁
槍聲意味著斥候被發(fā)現(xiàn),這一消息很快就會傳至西岸敵軍耳中,值得慶幸的此時此刻,袁自章部已推進至敵營十里距離。
他害怕敵軍返身來攻,期待敵軍望風而逃,只要法軍開始撤退,即使他們找到克制北洋軍的方法,也會在行軍速度上落后,被殲滅于不斷蠶食的襲擾追擊中。
因為在清晨東岸法軍對康古魯?shù)淖窊衾铮哉掳l(fā)現(xiàn)北洋旗軍簡單高效的線列式戰(zhàn)法擁有可怕的弊端,這種弊端很有可能在面對裝備精良敵軍的大戰(zhàn)中全軍覆沒:他們的橫掃之勢建立在鳥銃之下眾生平等的鐵律之下。
偏偏在昨天夜里,為防備板甲鐵浮屠的重弓面射,比隆找到了防御的方法。
他讓騎士追擊,并在即將過橋時下馬,與小步兵方陣混編做步行騎士,人人持短兵與大盾為前陣突入。
若非橋頭陣地有六門鎮(zhèn)朔將軍炮,他的突擊就成功了。
在中近距離,鳥銃輪射能對穿著板甲的騎士造成足夠威脅,但如果這些騎士端起盾牌,鳥銃的威脅距離就會變得極近,這樣的距離只要被騎士近身,即便帶有銃刺,旗軍也很難殺死騎士與重步兵。
銃刺為威脅殺傷戰(zhàn)馬與輕裝步兵而存在,而非對付騎士。
這種戰(zhàn)術(shù)對比隆來說下了血本,騎士們很可能在近身格斗的過程中被人用火槍抵近打死,一場這樣的戰(zhàn)斗至少投入二百名騎士,一旦失敗,代價極大。
可對袁自章來說?他對麾下旗軍的看重遠超比隆對騎士的看重。
或者說,大明正規(guī)軍中翹楚北洋旗軍,在將領(lǐng)眼中重要性不亞于這片土地上的貴族對騎士的看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