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王港-《開海》
第(3/3)頁
上天對世界何其寬宏,又待中原何其薄也。
倘無雪域高原,天朝何至與此等怯懦之族為鄰三千年?
不過現在好了。
殷正茂不管地上的藩王領下僧兵怎么玩,就算把莫臥兒揍得找不著北也不管。
他只顧著在印度洋,哦不,是大西洋,在大西洋兩岸布防兵將經營六處商貿港口,首先是獅子國的高朗步,高朗布是大明承襲元朝航海家汪大淵的叫法,葡萄牙人過去為紀念哥倫布把這稱作科倫坡。
汪大淵是元朝時的民間航海家,南昌人。二十歲乘船自泉州港起航,經瓊州、占城、馬六甲、爪哇、蘇門答臘、緬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橫渡地中海到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紅海到索馬里、莫桑比克,橫渡印度洋回到獅子國斯里蘭卡,從蘇門答臘、爪哇,經澳洲到加里曼丹、菲律賓返回泉州,歷時五年完成偉大航行。
在其第二次航行返航后,應泉州地方官之請寫出《島夷志略》,島夷志略分一百條,其中九十九條為汪大淵親歷,涉及國家地區多達二百二十個,甚至記載了伊朗西北部的馬臘格,那時候是伊爾汗國的首都,歷史上被稱作馬魯澗的地方有個酋長是臨漳人,姓陳,元朝初年初領兵鎮守甘州,西征中進入這個國家遂不復返。
在大明沒出海時,汪大淵的島夷志略沒什么用處也沒人提起,可當海外軍府一開,千船萬舶出三洋,《島夷志略》在國內一次又一次地大規模印刷。
因此如今在獅子國高朗布經商的大明商賈也私下里把這稱作王港,來紀念汪大淵。
萬歷十一年初,殷正茂立于王港海岸,漸顯渾濁老態的雙眼看著港口依皇帝詔令所修建的船煤所竣工,深深地嘆了口氣。
一個新的時代就要來了,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還能看得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