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走私-《開海》
第(2/3)頁
高高的圍墻外此時停靠著十幾輛大車,車隊里沒有軍事物資的北洋特產封包,說明這是一支完成歸化城輸送任務的商隊,背著手的王越瞇起眼睛擠了擠鼻子,笑道:“我就知道您還得回來。”
“您是不知道啊,當時百戶讓我選,選在集寧還是歸化城開鋪子,咱一眼就相中了集寧,為什么?因為歸化城往北走的路它不好走啊,得翻大山,從集寧拐回來再往北走就不一樣了,好走。”
“這不,您這就又回來了。”
王越嘿嘿笑著,張開雙臂走到門口,問道:“怎么樣,您的商隊有五張銃票,北邊草原上可不太平,要做買賣哪兒能沒幾支火器防身,買幾支?”
在他面前的,是一支來自同樣出自山西的商隊,商隊首領苦大仇深,自懷中摸摸索索拿出五張皺皺巴巴的銃票,理都不理王越這個小旗官,各自商量著究竟要購置幾桿銃。
王越又插嘴了,道:“鄙人提醒諸位,銃票只能用一次,不論您是買五桿銃還是一桿銃,為防止向塞外走私火器,可都得給我五張票。”
“還向塞外走私哩!”
王越不說話還好,他一說這話,商賈瞪大了眼睛怒道:“你去走私罷,一桿破火銃賣五兩銀子,你給我走私一個,你說怎么走私嘛!”
這家出口火器鋪是官府產業,受朝廷統一定價,民間不能持有火銃,因此這家軍火鋪子算是核心國土內獨一份向百姓售賣火器的鋪子。
售賣的條件并不苛刻,但非常復雜,首先商賈要持有戶籍所在地知縣開具的證明,證明其在家鄉有固定產業、固定宗族、妻子兒女皆在家鄉,包括從事行業、雇傭商隊長工等信息。
有這份證明,才能在北洋根據商隊規模領到押送至歸化城的輜重,同時他們需依照規模自行籌備一定數量的刀、矛、弓等兵器,并帶上北洋軍府發給的銃票去大同,大同官府會給銃票加蓋印信,這個時候持有這張銃票的人就可以合法購買火器了。
朝廷不管商賈會把貨物賣到哪兒去,但給塞外劃分了幾個地區,首先是大明金國,各駐牧部落都有明軍地方長官駐軍,主要道路皆有驛站,驛站之間還有明金聯合駐軍固定巡邏。
相對安全,相應的貨物價格也賣不上太高,因為過來的商隊太多了。
想要賺錢就得出大明金國,向北方去販賣,在那些地方放牧的部落大多只跟明軍有一點接觸,商人們去的少,賣的貨物價錢高,也有一定的危險性。
有危險性就需要好兵器防身,所以朝廷才發給銃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