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八十七章 淘汰-《開海》


    第(2/3)頁

    這一百余臺蒸汽機型號不同但都是大型蒸汽機,刨除民用之外平均每個廠房年產八臺,擁有極為恐怖的生產力……而就這被刨除的民用蒸汽機就讓蒸汽衙門去年給朝廷、內庫合計交款三十六萬兩白銀,自留二十五萬兩維持運作。

    常理上,蒸汽衙門不該缺錢。

    但周思敬是個居安思危的人,他從近年的合同中分析到民間采購玄武、黑牛的熱潮即將結束,換用一句比較現代的話就是需求趨于飽和。

    大明使用蒸汽機的地方太集中,基本就是廣東、福建、浙江、南直隸、北直隸;能使用到蒸汽機的行業也不太多,受影響最大的三個行業是織布、金工、礦冶,并且這所謂‘最大的影響’,一定程度上也只是讓過去一個人包攬所有的工作內部進行細分。

    比方說蘇杭極為繁榮的紡綢業,最早在棉布織造業開始逐步為蒸汽機大工廠兼并、壟斷時,手工織綢戶卻能和機器織綢戶分庭抗禮。

    原因無他,織綢復雜,復雜意味著原有效率低的同時,所需技能門檻高,從業者技能相對更高,就更不容易被社會變革淘汰,從而有機會加入到這場變革中。

    如今蘇杭的絲綢織造業則在普遍使用小玄武的條件下完成主動進行的行業分工,有些過去在鄉下一天織半匹沒攢下本錢的織戶如今賺不到錢了,便放棄織機趕著牛車、騾車游走各個鄉里甚至走去臨縣,向田戶收購蠶繭,賣給城外的上家,賺點力氣錢。

    他們的上家同樣也是過去的織戶,不同的是過去他們是獨立的小生產者,將收購來的蠶繭煮好,購置一臺小玄武連上原先的紡絲機,將蠶繭變成一卷卷綢線,不進行繼續織造而直接賣給上家。

    上家則是過去雇傭織戶生產的小作坊主,他們小有家財,有購置幾臺小玄武的本錢,把收來的線經二次篩選、精選,完成勾軸、刷綢等工序,織出一匹匹綢緞,再賣給上家。

    最上家則大量雇傭工人,將收上來的新綢用堿水煮、泡豬胰、清水擺凈,因為新織的綢緞很硬,需要多人力的加工才能讓它變得柔軟舒適,完成這一道工序便可以販至各個裁縫鋪與販往海外的大商賈手里。

    有趣的是這套工序中最下家與最上家都不太需要技術,最下家的收繭戶需要的是大量體力勞動與鄉間人脈,這個過程沒有蒸汽機的參與;最上家則需要大量人工與銷售網絡,他們往往是過去最大的綢緞作坊主,而這個過程蒸汽機唯一的參與過程只是在清水擺干凈后進行力道精準的木槌捶打罷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