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水雷-《開海》
第(2/3)頁
英格蘭的倒霉鬼就沒這造化,老水手剛說完,小木箱里傳出短暫的嗤嗤聲,下一刻一聲巨響爆發在甲板上,卵石、廢鐵、巨石都成了飛射的子彈炮彈,以橫掃之勢將湊在一起的水手削成一灘血肉,把最近的桅桿上船帆打得滿目瘡痍。
水雷,飄在海上二百多個木箱都是水雷。
由于離岸邊礁石灘太遠,不能使用更準確的牽繩發火裝置,所有水雷用的都是點香發火,依照估計距離決定香的長短,燃香后蓋上小木箱,再在上面封住大木箱,為避免熄滅,箱子上有幾根中通的羽毛透在外面。
其實還有更好用的錨雷,用類似小型火炮的裝置朝天放置墜于水下,用木板提供浮力懸在水中,爆發之時對船底造成極大傷害,但他們沒有時間與匠人去造那種更為機巧的水雷。
說句難聽話,他們除了火藥多,啥都缺。
由于水雷內香長度不一、布放時間有先后之分,水兵都很難拿捏一個水雷準確爆炸時間,英格蘭王室艦隊更難掌握這種從未見過的兵器,但大致上水雷群在艦隊橫穿雷區時先后引爆。
一時間爆炸聲不絕于耳,有些水雷被人撈到戰艦甲板上炸開、有些在人群中炸開、有些在船舷水線位置炸開、有些將試圖撈起它們的小槳船炸得稀碎,當然更多水雷完全沒挨到目標就炸開了。
岸邊苗兵裝束的易洛魁人望著海上他們造成的戰果狠狠地攥著拳頭發出歡呼。
別看短短三年前他們還一無所有,但短時間里也沾染了大明人的毛病——他們的將軍杜克虜說了,在咱大明火藥倍兒便宜,隨便造,五千多斤火藥只要能干沉敵軍一艘船就算賺了。
在杜克虜腦子里,這是一道數學題,東洋軍府雇傭兵的撫恤金是一人十兩;李禹西對招募牧野保甲的撫恤為一人五兩,但在招募保甲時他們的苗兵教官要求只要有可能,必須把戰士們的尸首帶回牧野,實際上要花費比撫恤金更貴。
想在船戰、水戰中擊沉敵軍一艘船艦,至少要付出二十條人命,這樣的支出就已經超過了白銀二百兩。
而依照大明本土的火藥價格,萬斤火藥才二百四十兩,就算不提仁者愛人的思想,能用火藥把人和船炸死,也絕對比拼人命合適的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