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牧野營-《開海》
第(2/3)頁
查爾斯伯爵必須下令,再不下令過會兒他可能就沒有下令的機會了。
圍城大營的號角,終于被吹響了,隨后陣前各個貴族依照自己的作戰習慣,低沉的號角聲此起彼伏。
每個貴族部下都有不同的作戰習慣,有的習慣吹兩聲、有的習慣吹三聲,但別管幾聲最后一聲一定是一樣的目的,讓士兵準備戰斗。
提著火槍與長矛的馬隊在營地內奔馳集結,轉向兩翼;步兵陣線在新教修士鼓勁后聽命向前,當然也有深受騎士影響的二桿子騎士帶著一腔蠻勇打算直面炮火持矛挺進。
他們沒有統一指揮,各自指揮部下士兵,不是一支軍隊而是以查爾斯伯爵為首的幾路貴族聯軍,每路貴族聯軍之下又是幾路騎士聯隊,各部隊行動靈活,力量也因此分散。
不過分散也只是相對而言,諸如部隊最多的查爾斯伯爵就輕松地聚集起二百由騎馬騎士、重騎兵、輕騎兵組成的馬隊,收集軍隊中所有短火槍發給輕騎,以他們組成半回旋馬隊,掩護重騎兵向明軍側翼移動。
自打意大利戰爭結束后,腦子正常騎士老爺就不愛沖鋒了,不是慫了,他們依然樂于同敵軍騎士互懟,只是沖擊有組織的步兵陣線這種事一言難盡。
不是說不能沖或者沖不垮,戰術都是由人進行的,這個問題得衡量雙方技能與時機,但大多數情況確實是得不償失,有那功夫把敵軍重騎逐出戰場有什么不好呢?
半回旋戰術更加讓他們青睞,其實半回旋只是個不同的叫法,類似中原王朝古代騎射與日本流鏑馬,抵近五步左右射擊。
五步是中原王朝弓手放箭的習慣,非常科學,這個距離通常是步兵冷兵器夠不到的位置,這種戰術就是用來攻擊冷兵器居多的步兵陣線的,世上大多數弓騎兵都習慣在這個位置放箭,因為在安全的情況下提供了最大命中的可能。
當然如果騎兵足夠精銳,能在更遠的位置射中但未必能破甲,不是弓的問題,馬上不易借力;如果執行戰術的騎兵足夠弱雞,他們也會從更遠的位置射擊,但未必能射中。
這種戰術本來就是對付步兵槍陣的,古代羅馬統治時期也列陣,但后來他們不知道怎么列陣了就很奇怪,所以西歐、北歐這種戰術出現的比較晚,東歐自蒙古西征就繼承了騎射無雙的基因,不在此列。
有時候好使、有時候不好使,主要看遇上什么敵人,用的好能撕開陣線,用不好的話被李陵射死的匈奴人也會在地下歡迎他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