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移民-《開海》
第(2/3)頁
“吐蕃馬黑麻向西北逃竄,董某已向城中居民問詢,穿脫辛城入速八失山道四百里外有城名義失力,亦為一片綠洲。”
董一元半跪在地,持銃刺所指輿圖為一副商路草圖,畫的極為簡略,為嘉靖二十一年光祿寺卿馬理所繪西域圖的抄本,從嘉峪關到魯迷城。
他指著圖道:“義失力為小城,然其有哈刺速為護,蒙語哈刺為黑、速為水,這是一條河,會阻擋大軍去路?!?
董一元的眼袋與黑眼圈都是徹夜在跟這幅輿圖做斗爭,上面的地名全來自前代,被大明人以音譯記錄,讓觀圖者很難理解實際意思。
沒辦法,繪圖的人不懂蒙語,像他這樣常年在邊境的將領也不會畫這種好看的圖。
沒錯,董一元對這幅圖的評價就是好看,青山藍城,極為精美,把它當成畫可以放在府邸留著傳世,把它當作行商地圖也勉強湊合。
唯一的缺點就是不能軍用,可他現(xiàn)在只希望這張圖能給他提供軍事作用。
就不說精確與否了,首先名字要對,河流要么叫河要么叫水,否則換個不通蒙語的將領過去才知道有河流阻路豈不是要出大麻煩。
“義失力以西,還有雄踞山間的鐵門關,只有占領那,才算拿住吐蕃全境,能讓部隊放心補給?!?
萬歲軍中自宣府講武堂畢業(yè)的武官已帶著旗軍向東沿途各地勘探,以做出適合的軍用地圖交付國內(nèi),這在他們看來是一等一的要事。
對于此次西征朝廷準備不足,在董一元心里跟明鏡兒似的,皇帝本身只打算北征,卻沒想到戚繼光出關一仗就放倒了土蠻,攆著大汗繼位者一路向西,強拖著國內(nèi)輜重從歸化城轉(zhuǎn)變?yōu)楦拭C。
這種一路行軍一路打還走這么快的情況太過恐怖,包括戚繼光在內(nèi)所有將領都心知肚明,但是停不下來。
至少在戚繼光攻占衛(wèi)拉特和碩部盤踞、過去北庭所在的輪臺縣之前他們的腳步不能停,整支部隊數(shù)萬人龐大兵馬像蒙古大部一樣以游牧的形態(tài)往西走,陷入蒙古帝國西征時一樣的窘境。
他們即使有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戰(zhàn)斗能力,也未必能讓他們活下來,活下來靠的是從烏梁海開始一路西進繳獲的牛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