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寶-《開海》
第(2/3)頁
在這個過程中,劉汝國顯得很不高興。
徒弟陶九兒認為師父是想在這自立為王,不愿與朱曉恩再多瓜葛,他不敢說話。
只有朋友武師身份的趙燦能說,借著沒人的機會,趙燦對劉汝國問道:“王爺的大軍正在北邊圍城,英格蘭貴族不敢到那去,我等當時身臨一敗,為何不去北方?”
這是追隨劉汝國的義軍心里共同的疑惑,大山里是易守難攻,但沒有糧食、沒有錢財、沒有藥物,當時很多潰軍都向北逃,他們卻逃進了東邊的山里,導致兵力快速縮減。
“即使心有不平,加入軍隊,哪怕勢力大了再從軍隊脫出,也總比上山要強些。”
“你這是什么意思?”
劉汝國幾近怒目而視,噙著繳獲牧野煙卷,深吸口氣目光才溫和下來,道:“我不是要打地盤占山為王,我是要比曉恩王爺快。”
“他是朝廷的王爺我怎么敢反他?這場仗贏定了,我等即便什么都不做,英格蘭人早晚要退走,我只是要到山上思慮些問題,思慮所有百姓都要思慮的問題。”
“我輩習武之人,夏練三伏冬練三九,有常人不及之膂力,亦有常人不及之堅韌,大丈夫負勇力行天下,就應為百姓找到解決之法,我起兵是如此,我上山亦是如此。”
趙燦不解,問道:“什么是解決之法?”
“我也不知道,但不是曉恩王爺那樣,他要的是一統艾蘭全境,如何統一對他來說無妨、如何治理也不是他關心的事,遇到貴族能懾服便懾服,不能懾服便武力攻伐,只要能讓人臣服于他即可。”
“別管是英格蘭貴族還是愛爾蘭貴族,別管英格蘭百姓還是愛爾蘭百姓,投降了王爺就都是王爺的馬前卒,搖身一變就改旗易幟成了自己人。”
“但他們治下百姓該吃野菜還吃野菜,該啃樹皮還是啃樹皮,還是要為貴族放豬養羊,膏粱子弟還是膏粱子弟,就連荼毒百姓的方法也沒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