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印刷-《開海》
第(2/3)頁
女王本不愿把這些土地交給別人,但這是國會認為唯一有可能籌集到足夠戰爭所用資金的方法,最后不得不在內心滴血的情況下應允。
但……認購并不順利,百姓們確實被煽動起來了,可是百姓沒錢,心有余而力不足。
對商人來說煽動的效果要差得多,絕大多數商人并不在乎普利茅斯在誰手上,事實上現在普利縣的大明會館還給英格蘭船上發船引,準他們到普利茅斯旁邊的文博里貿易絲綢和瓷器呢。
愛爾蘭的土地大量土地確實對人們有驚人的吸引力,但那對聰明人來說,是打贏了才有的東西,普利縣的勢力觸角伸得越來越長,國內成立不久的海軍連一艘軍艦都沒有,聚在港口里裝王八的全是武裝商船。
海軍都成陸戰隊了,還想要愛爾蘭的土地?
至于貴族們就別提了,他們都得在王命的要求下出兵,都賣命了,還想要我的錢?
這認購能順利了才怪!
廢了老鼻子勁,認購才進行到十九萬鎊,對花了錢的人問題就來了:我買公債的錢都花了,女王到底出兵不出兵?
出兵,認購的錢很快就花完了;不出兵,對那些購買公債的人又不夠公平。
對普利參將應明來說,對峙過程中同樣的反擊也很有必要。
明軍對印刷機的使用不像歐羅巴國家僅將其局限于印刷經書,教會能印刷小冊子,他們一樣也能。
又忠又賢的魏四爺在普利縣又成了改良印刷機的大師,讓他狠狠地收獲了一把普縣妓女的敬仰。
而真相是他揣著依舊在修養的老道士畫的制圖去找上木工,訂做了一批木活字,事實上離得不遠的教堂里就有一套鉛活字印刷設備,但沒有用……誰都沒見過。
鉛活字在魏四爺腦子里是個非常諷刺的事,他不像陳矩,陳矩在梵蒂岡見到印經書的鉛活字古登堡第一想法就是帶回去,魏四爺在這看見鉛子印刷,第一想法是教會真乃傻屌也。
大明常見的印刷術,兩種,一種是雕版印刷,整頁雕刻出來大量印刷;一種是活字印刷,用木、銅、鐵等各種金屬做出來,大量印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