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太壞-《開海》
第(1/3)頁
愿景,意味著沒啥實際作用的東西,但至少可以畫大餅。
那話怎么說?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
但陳沐沒辦法了,他恰恰就是實干太多,導致朝廷把接連勝利看得太理所應當,反倒對世界的警惕心變低了。
歷來與北虜的大征大戰,哪次不是花錢花到國庫虧空,軍民死傷數萬才能取得一場決定性勝利?
朝廷等一場決定性勝利等了幾十年,結果一下子扎堆東南西北各路方向數不清的大勝小勝,還有沒完沒了的官船商船為朝廷京運來足可支用數年的糧草銀餉,天下各地珍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夫復何求?
陳沐明顯能感覺到隨四洋軍府的開拓事業節節勝利,皇帝在朝廷的威望也節節升高,他開始像安于現狀的朝臣一樣,變得滿足了。
從一個要在世間填色的度,跨越到另一個無意于世間填色的度。
倒不是說陳沐覺得這樣的萬歷不好,恰恰相反,如今人物財力俱有,深耕國內的科技、文化是再好不過的事。
倘若教他睜眼的時代不是大明王朝嘉靖四十五年的清遠衛,而是如今萬歷十二年的南京城。
他也會更樂于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與精舍美婢、鮮衣美食、駿馬華燈、煙火梨園相伴,把玩鼓吹古董,同花鳥長相廝守。
但陳沐不能讓人忘記警惕,支配永遠都只有一時,而無一世。
世界總在螺旋上升,沒人能永遠立在頂峰。
不論陳沐如今做什么,都無法保證三百年后大明仍舊能如今日般傲立時間,何況他心里更偏向百年以后,大明這一國號或許就毀于內亂之中。
哪怕他與此代朝臣攜手,解決了一些如鯁在喉的問題,但也帶來許多隱患,何況眼下君主繼承制度下沒人能保證后世君主永遠賢明。
其實這在陳沐看來也不全是壞事,至少如今的大明帝國很難毀于外患之中,甚至極可能在內憂爆發之時,對比列國仍舊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這對他來說就夠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