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得志-《開海》
第(2/3)頁
前途必然的光明的,道路也必然是坎坷的。
他客居在松江府的朋友家,為了等船一住就是四個月,約了友人把李夢陽、李攀龍、王世貞的詩文拿來解剖,劃出他們詩文中模擬、剽竊漢史唐詩的字句,涂涂抹抹,一番貶斥。
這人嘛,一旦心寬了,什么都不怕,他都要出海的人了,哪里還會怕得罪人?
等四個月,就為等從常勝過來的船。
好不容易船來了,船頭卻叫劉汝國,開價十兩。
錢他早有準備,壞就壞在他真準備十兩銀子,結果被劉汝國好生不講道理地攆下來不說,還罵他。
大概意思就是窮苦百姓就指望著座老子這船去東洋改變命運,你他媽的一介舉人公,跑到老子這里湊什么熱鬧!
他不服氣呀,這舉人怎么就不能出海了呢?
可那劉汝國何許人也?極富綠林好漢氣質的人,行走江湖受夠了小吏苛責,根本懶得同他講述自己做事的個中道理,扛著船槳踩著通信舟頭直接威脅上了。
“老老實實回家等著,待哪個小官兒那小**一翹,補他的缺去,再跟你劉爺爺聒噪,給你擄上船去,離港入海行船月半捆綁了丟下去可別怪爺爺害你!”
舉人公這不是個能講道理的人,乖乖的就走了。
后來又待了倆月,等一班去北洋的船,才在那邊登記跟著輜重船出海,輾轉至萬歷九年秋天,才如愿以償地挨上麻家港的凍。
凍得他當場就想回國,可惜那會兒才知道這趟船只往東開不往西開,往西開的船都在常勝起航。
萬歷十年春夏之交,到了常勝港,一看見那邊官員的模樣,他就再不想回去的事兒了。
在國內,滿地舉人,舉人算個屁,制度上來說舉人是可以授官的,只要有缺。
可實際上每年多少個舉人吶,能被授予官職那都不叫祖墳冒煙,得叫祖墳失火。
就算再有才學,領了實缺干到老,能混個七品知縣退休就夠知足的了,可在東洋軍府治下?
第(2/3)頁